积累与运用。
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刹那(chà) 订正(dìng) 茅塞顿开(sài)
B. 贮藏(chǔ) 倾斜(qīng) 轩然大波(pō)
C. 解剖(pōu) 酝酿(niàng) 爱憎分明(zēng)
D. 符合(fú) 乘客(chèng) 自给自足(gěi)
【答案】C
【解析】
【详解】略
2. 找出下列各组词语中的错别字,并改正。
A.风糜全国 心满意足 玲珑奇巧 雄伟壮丽( )——( )
B.前功尽弃 叱诧风云 虎视眈眈 多姿多彩( )——( )
C.庄严肃穆 烟雾缭绕 鏖战犹酣 宇宙之迷( )——( )
D.威风凛凛 别出心裁 迥然不同 万不得己( )——( )
【答案】 (1). 糜 (2). 靡 (3). 诧 (4). 咤 (5). 迷 (6). 谜 (7). 己 (8). 已
【解析】
【分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字形的掌握情况,这就要求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字形的识记和积累,特别是形近字,经常也是易错字。
A.风糜全国——风靡全国:指事物在整个国家非常盛行,像风吹倒草木一样。
B.叱诧风云——叱咤风云:一声呼喊、怒喝,可以使风云翻腾起来。形容威力极大。
C.宇宙之迷——宇宙之谜:宇宙的未解之谜。
D.万不得己——万不得已:表示无可奈何,不得不如此。
3. 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把序号填在横线上。
绝:A.断;B.穷尽;C.走不通;D.独一无二;E.气息中止;F.绝对。
绝无此意________身陷绝境________伯牙绝弦________
美妙绝伦________悬崖绝壁________悲痛欲绝________
【答案】 (1). F (2). B (3). A (4). D (5). C (6). E
【解析】
【分析】
【详解】本题考查了学生对多义字的掌握能力。“多义字”也就是一个汉字在不同的词语或句子中有不同的含义。本题主要考查一个多义字在不同的词语中所表达的意思,首先要理解给出的词语的意思,再理解其中汉字的意思,然后选出正确的答案。
绝无此意:绝对没有这个意思。绝:绝对。故本项填上序号F。
身陷绝境:指无路可走,陷于绝境。绝:穷尽。故本项填上序号B。
伯牙绝弦:比喻知己丧亡后,断绝某种专长爱好,表示悼念。绝:断。故本项填上序号A。
美妙绝伦:意思是形容风景美丽,无与伦比。绝:独一无二。故本项填上序号D。
悬崖绝壁:形容山势险峻。绝:走不通。故本项填上序号C。
悲痛欲绝:形容悲哀伤心到了极点。绝:气息中止。故本项填上序号E。
4. 请选出含有比喻修辞的一项( )
A. 大雁的呼唤声使一只雄鹅动了心,雄鹅小心翼翼地靠近了大雁。
B. 几次渗地雨下过,玉米苗像吹气似的长起来,没多久,一年一度的青纱帐又出现了。
C. 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油蛉在这儿低唱,蟋蟀们在那里弹琴。
D. 大虫见掀他不着,吼一声,就像半天里起了个霹雳,震得那山冈也动了。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本题考查比喻修辞手法的运用。比喻,意思是打比方,用浅显、具体、生动的事物来代替抽象、难理解的事物。比喻句的基本结构分为三部分: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词(表示比喻关系的词语)和喻体(打比方的事物)。
A项使用是拟人的修辞手法,将雄鹅的情感比拟成人的情感“动了心”。
拟人:就是把事物人格化,将本来不具备人动作和感情的事物变成和人一样具有动作和感情的样子。
B项使用的是比喻的修辞手法,将玉米苗比作青纱帐。
C项使用的是拟人的修辞手法,将油蛉与蟋蟀发出声音的行为比拟成人在低唱、唱歌。
D项使用的是夸张的修辞手法,将老虎的声音夸大化,震得那山冈也动了。
夸张:为了达到某种表达效果的需要,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方面着意夸大或缩小的修辞方式。
5. 下列哪些诗句表现的是爱国精神?( )
A.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B. 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C. 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 D.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答案】CD
【解析】
【详解】略
6. 照样子,写词语。
(1)大材小用(含有反义词的成语):________、________
(2)白茫茫(ABB):________、________
(3)三言两语(含有数字的):________、________
(4)书声琅琅(ABCC):________、________
(5)三顾茅庐(含有历史故事的成语):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声东击西 (2). 南征北战 (3). 亮晶晶 (4). 胖乎乎 (5). 九牛一毛 (6). 五花八门 (7). 人才济济 (8). 风尘仆仆 (9). 望梅止渴 (10). 草船借箭
【解析】
【分析】
【详解】本题考查了学生词语仿写的能力,完成此类题目要注意分析所给例词在结构及内容上的特点,然后进行仿写。平时还要多积累。
(1)按照要求写出含有反义词的成语,如:上下其手、天罗地网、一张一弛、古往今来、翻来覆去、口是心非、今非昔比等。
(2)按照要求写出ABB式的词语,如:暖呼呼、气鼓鼓、气冲冲、明晃晃、黑压压、笑哈哈、怒冲冲、亮堂堂、喜洋洋等。
(3)按照要求写出含有数字的词语,如:九牛一毛、五谷丰登、五花八门、五光十色、十全十美、六神无主、四面八方、一马当先、三心二意等。
(4)按照要求写出ABCC式的词语,如:得意洋洋、喜气洋洋、生机勃勃、衣冠楚楚、天网恢恢、无所事事、心事重重等。
(5)按照要求写出含有历史故事的成语,如:纸上谈兵、草船借箭、负荆请罪、程门立雪、望梅止渴、围魏救赵、闻鸡起舞等。
7. 指出下列句子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写在横线上。
(1)武松大喝一声,好像把眼前的山也要震动起来。________
(2)这种云是什么云?哦,原来是积雨云啊! ________
(3)花开花落,她长大了,花开花落,她变美了,花开花落,她更成熟了。________
【答案】 (1). 夸张 (2). 设问 (3). 反复
【解析】
【分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修辞手法的掌握情况,首先要了解常见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拟人、夸张、排比、设问、反问、反复等,然后通读整句,了解句意,抓住关键信息,辨析所用的修辞手法。
(1)本句根据关键信息“武松大喝一声”,“山也要震动起来”可知此句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
(2)本句根据句子“这种云是什么云?”“哦,原来是积雨云啊!”可知这是自问自答,是运用了设问的修辞手法。
(3)本句根据“花开花落……花开花落……花开花落”句式,连用三个“花开花落”,由此判断出运用了反复的修辞手法。
8. 按要求改写句子。
(1)雷鸣高兴地告诉妈妈,他在新华书店买了一本《哈姆雷特》。(改为直接引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样宏伟的建筑群,这样和谐统一的布局,令人惊叹,(改为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同学们一定要遵守交通规则,防止不要发生事故。(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梦想,经过几代人的追求,以及数十年的坚持不懈、锲而不舍的奋斗,终于在今天变成了美好的现实。(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语文是滋味甘醇的美酒,让人回味无穷。(仿写句子)
语文是____________,让人___________。
【答案】 (1). 雷鸣高兴地告诉妈妈:“我在新华书店买了一本《哈姆雷特》。” (2). 这样宏伟的建筑群,这样和谐统一的布局,不能不令人惊叹。 (3). 同学们一定要遵守交通规则,防止发生事故。##同学们一定要遵守交通规则,不要发生事故。 (4). 梦想变成了现实。 (5). 悦耳动听的音乐 (6). 心情舒畅
【解析】
【分析】
【详解】(1)本题考查了学生句型转变能力,把转述句改为直述句。完成此类题目注意转换要准确,不能改变原句的意思。
本题中,“妈妈”后面的逗号改为冒号,说的话要加上双引号,第三人称“他”改为“我”即可。即:雷鸣高兴地告诉妈妈:“我在新华书店买了一本《哈姆雷特》。”
(2)本题考查了学生句型转变能力,把句子改为双重否定句。完成此类题目注意转换要准确,不能改变原句的意思。
本题在“令人惊叹”前面加上双重否定词“不能不”即可成为一句双重否定句。即:这样宏伟的建筑群,这样和谐统一的布局,不能不令人惊叹。
(3)本题考查学生病句修改能力。需要认真读原句,弄清句子要表达的意思。找出有毛病的地方,根据病因修改。修改病句不能改变原句的意思。检查修改后的句子,看句子是否完整、通顺、合理。
本题病句中“防止”与“不要”意思重复了,去掉其中一个即可。
(4)本题考查学生缩句的能力。缩句就是去掉句子中的修饰限制成分,保留句子的主干使它更简洁即可。缩句要将句子缩到最短,保留其原始的主谓宾结构即可。
本题去掉多余的枝叶“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经过几代人的追求,以及数十年的坚持不懈、锲而不舍的奋斗”、“终于在今天”、“美好的”即可得到一句缩句。即:梦想变成了现实。
(5)本题旨在考查学生表达能力,仿照题中所给的例句,仿写一个句式相同或相似的句式,能做到语意连贯;内容设计合情合理,表述只要合理即可。
本题例句运用了修辞的手法,故在仿写时按照句式“语文是……,让人……”写一个句子即可。示例:语文是飘然而至的春雨,让人心旷神怡。
9. 人们常用“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来赞美黄河的雄伟气势。你能借用古人的诗句来赞美下面的事物吗?
①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风:1.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孟浩然《春晓》)
2.风劲角弓呜,将军猎渭城。(王维《观猎》) (2). 花:1.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孟浩然《过故人庄》)
2.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李白《月下独酌》) (3). 雪:1.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王维《观猎》)
2.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卢纶《塞下曲》 (4). 月:1.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
2.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孟浩然《宿建德江》)
【解析】
【详解】略
10. 综合实践
书法是我国的国粹,散发着艺术的魅力,受到人们的喜爱和珍视。书法,就是用毛笔写汉字的艺术,现在也包括硬笔书法(铅笔、钢笔书法等)。请你说说你知道我国古代哪些著名的书法家(最少三个),并谈谈你认为练习书法可以给我们带来哪些益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我知道我国古代著名的书法家有王羲之、颜真卿、赵孟頫等。
我认为练习书法可以深入地了解我国传统文化;可以培养勤奋好学的精神;还可以提高自己的学识和素养。
【解析】
【分析】
【详解】本题考查了学生口语交际,即语言表达能力。本题重点考查了学生对书法了解情况。完成本题要注意分析所给材料,明确口语交际的内容,然后组织语言。结合题目中的要求,语句要通顺,要有条理。
本题按照要求,写出我国古代有哪些著名书法家即可,最少要写出三个,如:王羲之、颜真卿、米芾、赵孟頫、王铎等。
再谈谈练习书法可以给我们带来的益处,如可以从“练习书法可以培养一个人的耐力”、“可以弘扬民族文化精髓”、“提高我们的文学素养”等方面作答,答案不定,符合题意即可。
阅读理解。
古朗月行
[唐]李白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仙人垂两足,桂树何团团。
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
11. 李白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________诗人,因此他被称为________。
12. “又疑瑶台镜”中的“疑”和“疑是地上霜”的“疑”分别是________的意思,这两句诗分别出自李白写的《________》和《________》。
13. 李白的这首小诗写的是他小时候对月亮的看法,诗人把月亮比作________和________,十分幼稚而可爱,语言质朴,比喻有趣。
14. 诗句“________”这两对诗借助神话传说,表现了李白诗歌的浪漫主义特点。
【答案】11. (1). 浪漫主义 (2). 诗仙
12. (1). 怀疑 好像 (2). 古朗月行 (3). 静夜思
13. (1). 白玉盘 (2). 瑶台镜
14. 仙人垂两足,桂树何团团。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
【解析】
【分析】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了学生文学常识,文学常识广义指涵盖文化的各种问题。包括作家,年代,作品,文学中的地理,历史各种典故,故事,也包括一般的人们众所周知的文学习惯。答题的关键是熟知文学常识,根据课文和自己的积累作答。
通过学过的课文与积累的知识可知,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了学生字词解释与古诗的识记能力。完成此类题目,需要结合相关诗句语境判断字词释义即可。
“又疑瑶台镜”诗句意思是:又怀疑是瑶台仙人的明境,“疑”是“怀疑”的意思。诗句出自李白的《古朗月行》。
“疑是地上霜”诗句意思是:好像地上泛起了一层霜。“疑”是“好像”的意思。诗句出自李白的《静夜思》。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了学生赏析修辞手法的能力。完成此类题目需要结合诗中具体内容作答。
通过朗读全诗,从诗句“呼作白玉盘”与“又疑瑶台镜”可知这是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诗人把月亮比作“白玉盘”和“瑶台镜”,十分幼稚而可爱,语言质朴,比喻有趣。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句内容的能力。完成此类题目不难,可在诗中找到与之对应的句子。
通过朗读本诗可知,“仙人垂两足,桂树何团团。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借助古代神话说,写出了月中有仙人、桂树、白兔。当月亮初升的时候,先看见仙人的两只脚,而后逐渐看见仙人和桂树的全形,看见一轮圆月,看见月中白兔在捣药。诗人运用这一神话传说,写出了月亮初生时逐渐明朗和宛若仙境般的景致,表现了李白诗歌的浪漫主义特点。
阅读理解。
笨男孩与纽扣
他是个笨男孩。对1/2与1/3谁大谁小的问题,一见就发晕。上了中学,老师曾多次给他父母暗示,读书不会在他身上发生奇迹。中考那年,全班落榜3人,其中就有他。
父母决定让他跟一个师傅学裁剪,他学得很认真。师傅说,他将来会成为一个好裁缝,因为10个学员中,他钉的纽扣最结实。
他确实是个不错的裁缝。他不仅纽扣钉得牢靠,而且还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实用主义者。他在裙腰的内侧加小口袋,让穿裙子的人有地方放手机和零钱。他把T恤衫的领子去掉,他把童装的口袋移到胸前。总之,学徒期间,他把老板滞销的服装给改造卖光了。师傅说他是天才。
两年后,真有一个“天才服装店”诞生了,它在广场的一角。那个笨男孩跟师傅一样,既剪又卖。顾客起初是亲戚和邻居,由于他的纽扣钉得总是很结实,后来又发展到亲戚的邻居和邻居的亲戚。
一天,几个退休老人在广场上跳健身舞,扣子掉了,笨男孩自告奋勇,义务服务。后来老人的队伍扩大,发展成健身舞队,他成了健身舞队的义务工——免费钉纽扣,免费做健身舞服。老人为了感谢他,每次晨练,都挂一面“天才服装健身舞队”的旗子。
老人健身舞队成为广场上的一道风景,先是被围观,后是被电视台采访,再后来是作为市里的形象使者到省里到首都参加文化节。随着健身舞队的扬名,天才服装也声名远播。笨男孩开始雇人,开始成立公司。
现在天才服装公司已是一个资产超过3000万元的私营企业,它的商标是一枚纽扣。
15. 文章的主人公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简要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
16. 本文写了“笨男孩”成长路上的五件事,分别是哪五件?
____________________
17. 从表达方式的角度看,本文主要采用了________的表达方式。
18. 本文语言的主要特点是( )
A. 平实 B. 生动 C. 简洁 D. 幽默
19. “笨男孩”人生的转折点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 “笨男孩”的成长经历提示了一个人生真谛,请简要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5. 笨男孩不笨,他是一个踏实、善良,肯动脑筋的人。
16. ①学生时代。②学徒时期。③开店。④免费钉纽扣,免费做秧歌服。⑤开公司。
17. 记叙 18. A
19. 裁缝师傅的鼓励,自己的认真做事。
20. 人不要为自己的一时失败而放弃自己,更不能放弃希望,只有用心做事,坚持下去,像笨男孩一样,才能拥有属于自己的公司。
【解析】
【分析】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人物形象的分析。解答此题关键是了解文章内容,找出描写人物的语句,然后来分析人物形象即可。
通过阅读本文,从男孩的成功过程可以看出,笨男孩不笨,他是一个踏实、善良,肯动脑筋的人。
【16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与情节的梳理。解答此题关键要整体感知全文,快速了解文中描写人物的相关事件,然后在文中找出成长阶段的标志性信息进行简要概括。
通过阅读本文可知,这篇文章讲述了一位笨男孩创造奇迹的故事。文中“上了中学”表明是学生时代;“父母决定让他跟一个师傅学裁剪,他学得很认真”表明是学徒时代;“‘天才服装店’诞生了”可概括为开店的日子;“后来老人的队伍扩大,发展成健身舞队,他成了健身舞队的义务工——免费钉纽扣,免费做健身舞服。”可概括为免费钉纽扣,免费做秧歌服;最后成立了公司,可概括为开公司当老板。
本文写了“笨男孩”成长路上的五件事,分别是:①学生时代。②学徒时期。③开店。④免费钉纽扣,免费做秧歌服。⑤开公司。
【17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章的表达方式,完成此类题目需要结合文中内容来分析。
通过阅读全文可知,本文主要讲述了一位笨男孩创造奇迹的故事,按照男孩上学到工作的事情来讲述,是采用了记叙的表达方式。
【18题详解】
本题考查了学生对文章情感基调和语言特点的理解能力。阅读文章可知,文章的叙述顺序是按照男孩上学到工作的事情来讲述,没有特别离奇的转折性的故事,文章一直平铺直叙。因此本文语言最大的特色就是平实。故选A。
【19题详解】
本题考查了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解答此题关键要整体感知文章内容,根据下文内容及去判断。
通过阅读文章,结合句子“总之,学徒期间,他把老板滞销的服装给改造卖光了。师傅说他是天才。”等句子可知,“笨男孩”人生的转折点是师傅的鼓励、赞美和自己的认真做事。
【20题详解】
本题考查阅读感悟与启示。这样的题目具有一定的开放度。完成此类题目需要结合文章主旨来作答。
本文主要讲述了一位笨男孩通过自身的努力创造了“天才服装公司”,成为一个奇迹的故事。这是一个平凡人的故事,主旨深刻,意在告诉我们,只要目标坚定,不断努力,定会成就奇迹。
本题是开放性题目,作答时可以从老师、父母的角度谈如何教育下一代的问题;也可以从“笨男孩”的角度谈一个人的成长应具备什么条件;也可以从创业的角度及创业者应具备的素质去谈谈。答案不定,符合题意即可。
习作天地。
21. 习作。
平时,你一定有许多话想对老师说,但是由于各种原因使你无法开口。今天,请你以书信的形式,把你想对老师说的话表达出来。
要求:1.书信格式正确,500字左右;2.文中不能出现学校和人物的真实姓名。
【答案】范文:
给王老师的一封信
尊敬的老师:
您好!
我有太多太多的话想对您说,可都来不及说我就升级了。老师,借这次机会,我把所有想说的话全都说出来。
老师,您一心一意为我们付出,每天辛苦地给我们讲课,晚上还要帮我们查作业,备课,很少能睡个安稳觉。您把我们当亲生子女对待,我们怎么可能没有半点感动呢?
都说老师就像妈妈,一点都不假。那一次,我突然肚子痛,捂着肚子,半点力气都使不上。您知道了,连忙给我倒了杯热水,关切地说:“来,喝点热水,要真受不了,老师给你妈妈打电话。”我艰难地接过水,喝了一口,肚子还在隐隐作痛。您见我一脸难受,便帮我收拾好书包,问:“家里有人吗?”我摇摇头,说:“我爸妈出差了。”您就帮我拿起书包,搀扶着我,亲切地说:“来,老师送你回家。”我感动极了。
前几天下了雨,地上满是泥水,您小心翼翼地扶着我,尽量让我走些好路。而您却一次又一次地踩在脏水里。这时,一辆车在我身边开过去,不少泥水向我溅来。我闭上眼睛,怕泥水溅到眼睛。然而,我的脸上没有一丝泥水,我睁开眼,发现您不知什么时候走到我旁边为我挡住了泥水,泥水却全部溅在您身上了。您却说没关系,催促着我早点回家。我忍着泪水没让它流出来,心里已经说了几遍谢谢了。
老师,您就像我的妈妈,处处关心着我,我一定会拿优异的成绩来报答您的!
此致
敬礼!
您的学生:小明
2021年5月4日
【解析】
【分析】
【详解】本题考查了写作,即写一封信给老师,并把想对老师说的话表达出来。完成此题习作要注意格式:
书信一般包括称呼、问候语、正文、祝愿语、署名、日期六部分。
一、称呼:要根据写信人与收信人之间的关系来决定。称呼是书信的开头,要顶格写。称呼后面要加冒号。
二、问候语:此次习作收信人是老师,可以写“您好”;或“身体好吗”等;如果收信人是平辈,可以写“你好”;如果收信人不是一个人,一般写“你们好”或“大家好”,不可以写“您们好”(“您”后面不能加“们”)。问候语另起一行,空两格写。
三、正文:这是书信的主要部分,要直截了当地把要告诉对方的内容条理清楚地写下来,要写出真情实感。正文可以紧接问候语写,也可以另起一行空两格写。
四、祝愿语:正文写完后,通常要向对方表示致敬或祝福。另起一行,空两格写“此致”或“祝你”,再另起一行顶格写“敬礼”或“健康”等祝福的话。
五、署名:在信纸的右下方写上自己的名字,前面还可以注明自己的身份。
六、日期:把写信的具体时间写在署名的正下方,应写清年月日(不写年份是错误的),以备收信人日后查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