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度归档 2021年6月10日

通过ewsedu

北省正定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解析卷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I卷(单项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考试时间60分钟,总共100分。

2.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填涂在答题卡或答题纸上。

3.回答第I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回答第II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第Ⅰ卷(选择题,共9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0小题,1–30题每小题1分,31–50题每题2分,共7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 图①中四个国家人口增长特点与图②人口增长阶段对应正确的是(     )

A. 甲—① B. 乙—② C. 丙—③ D. 丁—④

2. 影响丙国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原因有(     )

①人口受教育程度较低                   ②人们的生育意愿较低    

③医疗卫生水平较低                     ④经济发展水平较高

A. ①② B. ②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1. B    2. C

【解析】

【1题详解】

读图①可知,乙国人口再生产类型为高出生率、较高死亡率的过渡类型,与图②中的②阶段对应;甲国人口再生产类型为低出生率、高死亡率,在图②中无对应关系;丙国人口再生产类型为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丁国人口再生产类型为高出生率、高死亡率,因此应分别对应图②中的④和①。故B正确,A、C、D错误。故选B。

【2题详解】

丙国的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均在1%左右,自然增长率为0,人口再生产类型属于现代型,原因有:人口受教育程度高,医疗水平高,经济发展水平高,人们的生育意愿较低。①③错误,②④正确。故选C。

【点睛】人口增长模式分为原始型、传统型、现代型,可用出生率、死亡率和人口自然增长率来描述。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

3. 2015年10月,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公报指出: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实施全面“二孩”政策。下图是我国某省从建国初期至未来10年的人口自然增长轨迹示意图,其中Ⅲ阶段为预测段。关于图中人口变化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该省人口在Ⅰ阶段增加,Ⅱ阶段减少

B. 人口自然增长轨迹在②处弯曲是由于实施了“二孩”政策

C. “二孩”政策主要应对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

D. 该省在Ⅲ阶段劳动力数量将严重不足

【答案】C

【解析】

【详解】在Ⅰ阶段和Ⅱ阶段,人口的出生率大于死亡率,故人口数量一直在增加,故A项错误;②拐点是计划生育政策影响,③拐点的出现主要是受鼓励生育政策因素影响,故B项错误;“二孩”政策主要应对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故C项正确。Ⅲ阶段出生率仍大于死亡率,人口自然增长率大于0,不会出现劳动力短缺问题。D错误。

2012年3月1日以来,新华网、凤凰网等多家媒体报道称:俄罗斯拟恢复征收无子女税,无子女家庭每月须上缴6%的薪水。下图为俄罗斯局部地区人口分布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 俄罗斯欲制定该项政策的目的是解决()

A. 人口增长过快问题 B. 就业率低问题

C. 移民迁入过多问题 D. 人口负增长问题

5. 以下国家人口增长模式与俄罗斯最相似的是(  )

A. 中国 B. 美国 C. 德国 D. 印度

6. 影响该地区人口分布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

A. 降水 B. 气温 C. 资源 D. 河流

【答案】4. D    5. C    6. B

【解析】

【4题详解】

俄罗斯面积广阔,人口密度低,但人口自然增长率为负值,导致人口老龄化问题严重,国防兵员不足等,国家通过税收政策调整,鼓励生育,目的是解决人口负增长问题,D对。故选D。

【5题详解】

中国、美国、印度人口自然增长率都是正值,德国人口自然增长率为负值,与俄罗斯最相似,C对。故选C。

【6题详解】

结合图分析,该地区人口主要分布在领土的南部,广大的北部区域人口稀少,主要的影响因素是气温,北部纬度高,气温低,自然条件恶劣,不利于人类生存、生活,B对。北部是亚寒带针叶林带,河流的下游地区,水源充足,降水、河流、资源不是主要因素,A、C、D错。故选B。

7. 有关人口合理容量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人口合理容量就是指环境承载能力下的人口数量

B. 人口合理容量要求同一地区在不同历史时期的人口数量稳定

C. 人口合理容量与人口容量是一致的

D. 人口合理容量是指某地区的环境资源可有效、持续利用并获得最大经济效益下的人口数量

【答案】D

【解析】

【详解】环境承载能力下的人口数量为人口的环境容量;人口合理容量在同一地区,因资源、科技、消费水平的变化,其数值发生变化;人口容量大于人口的合理容量;而人口合理容量是指某地区的环境资源可有效、持续利用并获得最大经济效益下的人口数量。故选D。

依据淡水资源估算,北京市今后5年内人口应控制在2300万以内。政府计划以产业疏散带动人口疏散,目前,北京市已启动动物园等服装批发市场搬迁至津、冀两地,原址升级为创意、设计等产业基地,落实京津冀一体化发展目标。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8. 影响北京市环境承载力的主要因素是()

A. 淡水资源 B. 土地资源 C. 气候资源 D. 生物资源

9. 提高北京市人口环境承载力的合理措施有()

A. 扩大现有城区面积,鼓励人口外迁 B. 发展科学技术,提高资源利用率

C. 节水节电,降低城市居民生活水平 D. 加强道路建设,扩大工业生产规模

【答案】8. A    9. B

【解析】

【8题详解】

读材料可知,题中数据是根据淡水资源推算而得的,且北京位于华北平原,淡水资源短缺是限制其发展的主要因素,故A正确。

【9题详解】

由上题可知,限制发展的主要因素为淡水资源,提高环境人口承载能力,节水节电可以,但不能降低城市居民生活水平,C错;A、D项不会提高人口环境承载力;发展科学技术、提高资源利用率,可以提高人口环境承载力,B正确。故选B。

下表为联合国预测的2001-2050年世界移民趋势(万人/年)。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0. 表中反映世界人口迁移的主要趋向是(   )

A. 从北半球向南半球 B. 从人口密集区向人口稀少区

C. 从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 D. 从气候寒冷国家向温暖国家

11. 表中迁入国吸引人口迁入的主要因素是(   )

A. 政治因素 B. 经济因素

C. 自然因素 D. 社会文化因素

【答案】10. C    11. B

【解析】

【10题详解】

读表可知,世界人口从中国、墨西哥、印度等发展中国家迁往美国、德国、意大利等发达国家,表中反映世界人口迁移的主要趋向是从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故选C。

【11题详解】

表中迁入国是发达国家,经济发达,就业机会多,社会福利好,所以吸引人口迁入主要是受经济因素的影响,故选B。

12. 下列关于我国人口迁移产生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①促进经济发展

②缓解迁入地的人地矛盾

③促进文化交流与融合  

④加剧迁出地的生态环境破坏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人口迁移对迁出地的影响:缓解人地矛盾,促进当地环境的改善,但也造成劳动力的流失等;对迁入地的影响:促进城市化的进程,增加劳动力,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但是也导致迁入地的人地矛盾加剧,引起社会问题、环境问题、居住问题、交通问题等。综上B项正确。

13. 城市中最基本的功能用地是(   )

A. 商业区用地 B. 工业区用地 C. 绿化用地 D. 住宅区用地

【答案】D

【解析】

【分析】此题主要考查城市功能分区。

【详解】城市中住宅用地占城市用地的40%~60%,商业区用地、工业区用地和绿化用地所占的比例都低于住宅用地,所以住宅用地是城市中最基本的功能用地。故选D项。

读图 “城市服务范围理论图”,回答下题。

14. 下列商业部门与图中所属城市对应正确的是

A. 甲:普通服装店,乙:早点铺,丙:星级宾馆

B. 甲:珠宝行,乙:家具店,丙:早点铺

C. 甲:早点铺,乙:汽车销售店,丙:高级家用电器

D. 甲:星级宾馆,乙:珠宝行,丙:早点铺

15. 根据图中的服务区的面积关系,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2S甲=S乙 B. S丙=S乙 C. 3S丙=S乙 D. 6S甲=S丙

16. 图示反映了城市服务范围的嵌套理论,各城市的服务范围在空间上的关系是

A. 重叠交错,层层嵌套 B. 界线分明,彼此相离

C. 界线分明,偶有交错 D. 重叠交错,同级嵌套

【答案】14. C    15. C    16. A

【解析】

【14题详解】

根据甲乙丙三城市的服务范围大小判断城市的等级由高到低为:乙丙甲。则它们提供的服务的等级也应由高到低。选项中早点铺是最低级的服务等级,应与甲的城市等级相对应。乙是汽车销售店,丙是高级家用电器。C正确。

【15题详解】

高一级城市的服务范围,包括一个完整的低一级城市的服务范围和六个低一级城市服务范围的三分之一。如甲的服务范围被平分到3个高一级城市的服务范围。故丙的服务范围=1个甲的服务范围+6个1/3甲的服务范围;即3个甲的服务范围。结论高一级城市的服务范围3倍于低一级城市的服务范围。C正确。

【16题详解】

不同级别的城市,其服务范围也不相同,级别低的城市服务范围较小,级别高的城市服务范围较大,高级别城市的服务范围要包括低级别的城市服务范围。这样在一定区域内,各级城市的服务范围在空间上相互重叠、交错,形成一个层层嵌套的城市体系。A正确。

下图为城市化进程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7. 图中②阶段城市不会发生的现象有()

A. 交通问题得以缓解 B. 与周边地区温差增大

C. 工业污染日益严重 D. 农业用地不断减少

18. 当前,多数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城市化进程所处的阶段分别是(   )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②

19. 衡量城市化水平最重要的指标是()

A. 城市人口数量 B. 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

C. 城市面积的大小 D. 城市职能的重要性

【答案】17. A    18. C    19. B

【解析】

【17题详解】

根据图示的城市人口比重判断②阶段为城市化迅速发展时期,故可能出现大量人口向城市集中,城市规模不断扩大,故出现一系列的城市环境问题,如交通拥挤;城市规模扩大,与周边地区温差增大,热岛效应增强;工业集中,工业污染日益严重;城市化进程加快导致农业用地不断减少。A符合题意。故选A。

【18题详解】

当前,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水平较低,发展速度快,故处于②阶段;发达国家城市化水平高,处于③阶段。故选C。

【19题详解】

城市化的标志包括:城市人口数量不断增加,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不断上升;城市数量不断增多;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是衡量城市化水平最重要的指标。B正确。

如图为“2013年春节期间深圳某大街‘空城’一角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20. 造成深圳某大街2013年春节期间“空城现象”的最主要原因是(  )

A. 逆城市化加速 B. 务工人员返乡

C. 人口老龄化加剧 D. 旅游人数增多

21. 进一步提升城市化发展内涵的合理途径是(  )

①提高城市人口素质 

②扩大农业耕地征用 

③增加城市建筑密度 

④改善城市环境质量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答案】20. B    21. D

【解析】

20题详解】

由题,深圳地处东南沿海,经济发达,是人口迁入较多的地区,根据题目中“2013春节期间”,判断造成深圳某大街2013年春节期间“空城现象”的最主要原因是:务工人员返乡。
故选C。

【21题详解】

目前我国城市化过程中环境污染、就业困难、交通拥堵等问题严重,提升城市人口素质,改善城市环境质量,有利于进一步提升城市化发展内涵。因此①④正确,故答案选D。

最近十年间,浙江省城镇化率从56.4%上升到65.8%。大量小城镇在分散的状态下加快城市化进程,是浙江城市化实现跨越的一个重要特征。回答下列问题。

22. 浙江省城市化进程稳步推进,主要原因是

A. 政策的需要 B. 农民盲目地进城找工作

C. 浙江经济的稳步、高速发展 D. 浙江省已经进入逆城市化阶段

23. 浙江省小城镇培育建设

A. 会导致大城市规模的迅速扩大 B. 会带来农村耕地的浪费和污染

C. 有利于缩小城乡之间发展差异 D. 能彻底解决城市交通紧张问题

【答案】22. C    23. C

【解析】

【22题详解】

浙江省城市化进程稳步推进是浙江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与政策无关,浙江城市化进程与经济发展相适应,不属于盲目进程,也没有出现逆城市化现象,故选C。

【23题详解】

浙江省小城镇培育建设不会导致大城市规模的迅速扩大,A错。小城镇培育建设是城市化的过程,不会带来农村耕地的浪费和污染,B错。小城镇培育建设有利于缩小城乡之间发展差异,C对。小城镇建设不能彻底解决城市交通紧张问题,D错。故选C。

24. 城市化对城市水循环产生了重要影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不透水面积增加,使地表径流增加 B. 地表植被减少,使下渗量增加

C. 城市热岛效应,使降水量减少 D. 建筑物增加,使地表径流量减少

【答案】A

【解析】

【详解】城市化导致水泥路面等不透水面积增多,阻碍了地面蒸发,地表植被减少,使蒸发量下降,下渗减少,地下径流减少,地表径流增多,B、D错误。C选项热岛效应,上升气流,会伴随有城市雨岛效应。C错误。不透水面积增加,使地表径流增加,A正确。

读“某装备制造业在工业区内的企业网络基本架构图”,完成下列问题。

25. 图中甲、乙依次应该是 (  )

A. 外地制造企业、产品收购商

B. 外地制造企业、大学和科研机构

C. 金融机构、大学和科研机构

D. 金融机构、产品收购商

26. 该类企业网络带来的影响,正确的是 (  )

A. 加强了网络内部企业之间的竞争

B. 提高了网络内部产品的运输成本

C. 加强了不同工业地域之间的联系

D. 提高了该装备制造业的竞争力

【答案】25. C    26. D

【解析】

【2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的图文信息的获取和分析能力。从图中可以看出甲是提供资金流应是金融机构;乙是提供知识和技术流,应是大学和科研院所,符合条件的只有C,其余选项可排除。

【26题详解】

该类企业的各个环节集聚, 提高了该装备制造业的竞争力,故D对。加强了网络内部企业之间的合作,故A错;降低了网络内部产品的运输成本,故B错;加强了同一工业地域之间的联系,故C错。

读“布的生产过程示意图”(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27. 在布的生产过程中,________关系密切(   )

A. 生产协作 B. 信息联系 C. 商贸联系 D. 科技联系

28. 下列生产过程反映的地域联系与布的生产过程中反映的生产联系不同的是(   )

A. 服装 B. 石油加工 C. 钢铁 D. 现代物流

【答案】27. A    28. D

【解析】

【分析】考查工业联系。

【27题详解】

图示布匹的生产是工序间的联系,即生产协作中投入到产出之间的关系。选A正确。

【28题详解】

服装、石油化工、钢铁反映的都是原料与产品间的联系,与布匹生产的联系相似;而现代物流是商品、交通及交通站点间的关系,与布匹的生产联系不同。选D正确。

下图为欧洲某地区农业地域类型中的土地利用示意图,夏季上山放牧、农田两年轮种和种植橄榄是图示地区重要的农业生产特点。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29. 该地区的农业地域类型主要是(   )

A 水稻种植业 B. 混合农业 C. 大牧场放牧业 D. 商品谷物农业

30. 该地区的农业生产特点反映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形成这一特点的主要自然原因是(   )

A. 水源不足 B. 土壤贫瘠 C. 洪涝频繁 D. 气温较低

【答案】29. B    30. A

【解析】

【分析】本题考查农业地域类型混合农业的特点及其形成条件。

【29题详解】

读欧洲某地区农业地域类型中的土地利用示意图,夏季上山放牧、农田两年轮种和种植橄榄是图示地区重要的农业生产特点。故该地种植业和畜牧业并重,且地处欧洲农产品商品率较高,应为混合农业,B对。水稻种植业以种植水稻位置,主要分布在亚洲东部和南部地区,A错。大牧场放牧业是一种面向市场的畜牧业农业地域类型,种植业发展弱,主要分布在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阿根廷、南非等国家和地区,C错。商品谷物农业是一种面向市场的种植业农业地域类型,种植的作物主要是小麦和玉米,不存在放牧,D错。故选B。

【30题详解】

由题中材料可知,该地区位于欧洲阿尔卑斯和亚平宁山脉之间,总体位于地中海区域,种植橄榄,为典型的地中海气候类型,所以夏季炎热干燥、高温少雨,不适宜种植业生产,水源是其限制性条件,从而导致夏季上山放牧、农田两年轮种和种植橄榄这一特点的形成,A对。当地的农田种植合理,土壤并非贫瘠,B错。当地夏季炎热少雨,冬季温和多雨,所以不可能洪涝频繁,C错。当地为亚热带地中海气候分布,并非气温较低,D错。故选A。

【点睛】影响农业的主要自然因素有:气候方面,热量、光照、降水影响极大;地形方面,影响农业的类型(平原与山区不同)、影响农作物的分布(农作物随海拔有所不同);土壤方面,作物生长的物质基础,不同土壤适宜生长不同作物。

图中,甲乙丙丁四点表示某国不同时期人口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的有关情况。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31. 属于传统型增长模式的是( )

A. 甲、乙 B. 甲、丁 C. 乙、丙 D. 乙、丁

32. 根据人口增长的一般规律,将图中各点按时间由先到后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 甲乙丙丁 B. 甲乙丁丙 C. 乙甲丙丁 D. 乙甲丁丙

33. 丁模式后期人口死亡率上升的原因可能是( )

①出生率上升        ②人口负增长      ③人口老龄化     ④国外人口迁入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34. 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波动明显的是( )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答案】31. C    32. A    33. C    34. A

【解析】

【31题详解】

根据甲乙丙丁四地出生率和死亡率数据,判断人口增长模式;传统人口增长模式是高人口出生率,低人口死亡率,较高的人口自然增长率,属于传统型增长模式的是乙、丙。故C项正确。

【32题详解】

随着社会生产力水平的发展,人口出生率、死亡率水平不断下降,死亡率先下降,人口出生率后下降。故判断四地的时间先后顺序为乙甲丙丁,A项正确。

【33题详解】

丁模式属于现代型的人口增长模式,人口出生率低、死亡率较高,人口负增长,原因是生育愿望不强,人口死亡率较高的原因是老龄化现象严重,故C项正确。

【34题详解】

根据出生率和死亡率的数据判断四地的人口增长模式类型,甲地为原始型,高人口出生率,高人口死亡率,较低的人口自然增长率,波动比较明显,故A项正确。

下表为我国部分地区的土地生产潜力和最大可能人口密度表。读下表,回答下列各题。   

35. 表中信息反映的影响人口容量的主导因素是(      )

A. 科技水平 B. 自然资源 C. 开放程度 D. 消费水平

36. 青藏地区人口容量的特点是(      )

①地域广大,资源丰富,人口容量大

②地处内陆,气候干旱,人口容量小

③地理环境“高寒”,生态脆弱,人口容量小

④充分利用该地区丰富的太阳辐射能,能增大人口容量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答案】35. B    36. B

【解析】

【分析】本题考查环境人口容量。

【35题详解】

根据我国部分地区的土地生产潜力和最大可能人口密度表中数据的变化,可知表中各地的可承载人口与最大可能人口密度是根据当地土地生产潜力(年生物量)来估算的,故选B。

【36题详解】

青藏地区地理环境具有“高寒”的特点,并且生态环境脆弱,人口容量小,即①②错,③对;如果充分利用该地区丰富的太阳辐射能,可增大人口容量,④对;所以选B。

【点睛】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地理基本知识的能力。

下图为2012年我国和美国人口迁移年龄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37.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中国人口迁移率峰值比美国早与农村早婚有关

B. 美国老年人口迁移率较高主要是因为和子女团聚

C. 美国老年人迁移的方向自南部向东北部

D. 中国与美国10岁儿童的迁移量相当

38. 针对我国人口迁移的特点,迁入地今后应重点()

A. 加强法制和道德建设 B. 加大城市幼儿园建设

C. 加大医疗、卫生事业建设 D. 加强户籍管理制度建设

【答案】37. A    38. B

【解析】

【37题详解】

我国农村人口婚育年龄早,且农村人口多,因此人口迁移率峰值提前,A对。美国老年人因气候、环境等原因,主要向南部、西部“阳光地带”迁移,B、C错。中国与美国10岁儿童的迁移率相当,数量不同,D错。故选A。

【38题详解】

我国大量人口因经济因素向城市迁移,根据图中年龄段,迁移人口主要集中在婚育年龄阶段,所以需要加大城市幼儿园建设,B对。加强法制和道德建设,加大医疗、卫生事业建设,加强户籍管理制度建设,与人口迁移特点关系不大,A、C、D错。故选B。

读某城市圈层用地模式图,回答下列各题。

39. 下列城市中,与图中土地利用方式接近的是

A. 武汉 B. 上海 C. 大连 D. 重庆

40. ①地成为商业及公建用地的主要原因是

A. 地价高 B. 交通便利

C. 靠近住宅区 D. 靠近水源地

【答案】39. C    40. B

【解析】

【39题详解】

根据图例,该城市的港口用地、仓储用地所占比重较大,应是港口城市,如大连,是我国重要的港口城市,C对。上海、武汉、重庆是全国或区域性的中心城市,城市功能众多,港口不是主要城市功能,A、B、D错。

【40题详解】

①地为城市的商业及公建用地,主要是由于该地位于沿海,又有多条对外交通线路与周边地区联系,交通便利,B对。地价高不是成为商业用地的原因,A错。靠近住宅区,靠近水源地不是商业区的形成条件,C、D错。

【点睛】根据图例,判断城市土地利用方式主要是港口用地,就是港口城市。省会城市做为区域经济增长中心,港口职能所占比重小,不是主要功能。商业区位的主导因素,不是因为地价高,是因为交通通达度高,市场广阔。

再城市化是指城市因发生逆城市化而衰败的城市中心区再度城市化的过程。下图表示欧洲四个国家的城市化水平平均增长速度。

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41. 图中2000~2009年处于再城市化阶段的国家有(    )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42. 促进这些国家再城市化产生的因素有(    )

①传统工业的复苏 ②农业生态环境的恶化

③第三产业的发展 ④城市环境的改善

A. ①② B. ②④ C. ③④ D. ①③

【答案】41. B    42. C

【解析】

【分析】该题考查城市化的阶段及特征,再城市化。

【41题详解】

根据材料中再城市化的概念可知,先出现逆城市化,然后才有再城市化。甲国2000年前后城市化增长速度都为正值,说明城市中心没有衰落过程,没有出现逆城市化,不会出现再城市化,A错。乙国2000年前后城市化增长速度都为负值,说明乙国2000年后还处于逆城市化过程中,B错。丙国和丁国2000年前城市化增长速度为负值,2009年为正值,说明丙和丁两国2000~2009年处于再城市化阶段,B对。

【42题详解】

再城市化是人口再次返回到城市中心的过程,要促使人口回流到城市,城市环境必须得以改善,基础设施更完善,③、④对。传统工业污染严重,恢复传统工业导致城市环境污染,①错。农业生态环境恶化,不符合发达国家的现实,②错。C对。A、B、D错。

【点睛】根据材料信息,再城市化是出现逆城市化之后,城市中心区的再度城市化的现象。根据图中的城市增长速度,先判断有无逆城市化现象,再分析出现再城市化现象。再城市化过程中,城市环境必然得到改善,产业类型得到升级。

“国际慢城”是一种具有独特地方感的宜居城镇模式,要求人口在5万人以下、环境质量好、提倡传统手工业、无快餐区和大型超市等。下图为“国际慢城”桠溪镇的大山村土地利用今昔对比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43. 与“国际慢城”要求相符合的生产、生活方式是(   )

A. 骑单车出行 B. 经营手工业作坊

C. 去速食店就餐 D. 建大型游乐场

44. 大山村在成为“国际慢城”前后,产业结构的变化是(   )

A. 从种植业到种植业与服务业相结合 B. 从传统工业到现代工业

C. 从水稻种植业到商品谷物农业 D. 从服务业到现代旅游业

【答案】43. A    44. A

【解析】

【43题详解】

根据材抖提供的信息““国际慢城”是―种具有独特地方感宜居城镇模式,要求人口在5万人以下、环境质量好、提倡传统手工业、无快餐区和大型超市等”,可以看出骑单车出行符合“国际慢诚“要求的生产、生活方式,而去速食店就餐、建大型游乐场和建设大型、高层居住社区不符合“国际慢城“要求的生产、生活方式,故选A。

【44题详解】

阅读对比两幅图很容易看出,大山村后期还发展了旅游业,产业结构由“慢城”前的传统种植业、较单一的农作物水稻、油菜、小麦到“慢城”后的种植业与服务业相结合、茶园、油菜、菜地、苗圃、果园等多种经济作物,故选A。

下图是2015年清明小长假期间不同城市高速公路拥堵所花时间和人们能忍受的最长时间统计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45. 图中“拥堵痛苦指数”(拥堵所花时间与人们所能忍受的最长时间之比称为拥堵痛苦指数)最高城市是

A. 重庆 B. 西安 C. 北京 D. 成都

46. 北京、上海与其他城市相比,人们能忍受的最长时间都较高,其原因最可能是

A. 人口众多 B. 交通通达度高

C. 长期拥堵已成习惯 D. 基础设施完善

【答案】45. A    46. C

【解析】

【45题详解】

根据题目提示,可知拥堵所花的时间与人们所能忍受的最长时间之比称为拥堵痛苦指数,可以理解为拥堵所花的时间与人们所能忍受的最长时间之差越大,拥堵痛苦指数越大。对照图中数据,北京:55-53=2,西安:28-35=-7,成都:29-32=-3,重庆:39-27=12,可知痛苦指数的是重庆市,故A正确。

【46题详解】

北京、上海人口众多,拥堵所花时间长,长期拥堵已成习惯,所以能忍受的最长时间都较高,C正确。重庆的人口比北京、上海的人口多,故人口总多不是人们能忍受长时间拥堵的原因,A错。交通通达度高、基础设施完善会使交通拥堵的时间减少,与题意相反,B、D错。

网红是指在社交平台上具有一定量的社交资产,并且有能力将这些社交资产变现(变现方式通常包括广告与网红电商)的人。2016年以来网红模式已逐步形成产业链。完成下列问题。

47. 网红模式有利于

A. 增加产品库存 B. 增加销售环节 C. 扩大销售范围 D. 增加销售成本

48. 对网红经济影响较大的区位因素有

①网红影响力    ②网络信息    ③区域集聚    ④地价高低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答案】47. C    48. A

【解析】

【47题详解】

读图,网红模式通过网络平台,有利于扩大销售范围,C对。没有改变仓储环节,不会增加产品库存,可能会减少库存,A错。网红模式没有增加销售环节,也不会增加销售成本,可能会降低销售成本,B、D错。

【48题详解】

网红经济通过社交平台进行,利用网络实现,对网红经济影响较大的区位因素有网红影响力,①对。受网络信息影响,②对。区域集聚对网红经济影响较小,网红经济一般比较分散,③错。在网络上进行联系,地价高低,不是网红的主要因素,④错。A对。B、C、D错。

太湖平原气候温和湿润,水网稠密,土壤肥沃,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和三大桑蚕基地之一,素以“鱼米之乡”而闻名。吐鲁番盆地在自然条件和人文景观方面,有许多特征在我国乃至全世界都堪称独特,因而引起旅游者的强烈兴趣,该地所产长绒棉、瓜果品质优良,其中哈密瓜、葡萄驰名中外。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49. 两地农业发展的制约因素是

A. 太湖平原气象灾害多发,吐鲁番盆地过于干燥

B. 太湖平原土地租金过高,吐鲁番盆地距离市场过远

C. 太湖平原土壤贫瘠,吐鲁番盆地土壤矿物质缺乏

D. 太湖平原土地减少,吐鲁番盆地劳动力不足

50. 两地农业的发展方向是

A. 太湖平原突出农业技术的投入,吐鲁番盆地保持自然农业模式

B. 太湖平原改水田为旱地,吐鲁番盆地注重灌溉农业的发展

C. 太湖平原注重发展外向型农业,吐鲁番盆地立足于干旱农业

D. 太湖平原和吐鲁番盆地都以农耕业为主

【答案】49. A    50. C

【解析】

【49题详解】

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主要有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和技术条件。自然条件包括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等。社会经济因素包括市场、交通运输、政府政策、劳动力、土地价格等。东部季风气候区主要的问题是旱涝灾害多发,吐鲁番盆地主要是过于干燥。故选A。

【50题详解】

农业生产发展方向的确定要根据当地的地理环境特征,因地制宜地制定。太湖平原应当注重发展外向型农业,吐鲁番气候干旱,水源短缺,应立足于干旱农业、节水农业,故选C。

二、双项选择题(10道小题,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四个选项中有两项是正确的,请将其选出)

51. “红色产业”是新疆地区红色农产品及其加工产业的统称,红花、番茄、枸杞是该地区“红色产业”的三大支柱,其中番茄酱是重要出口创汇产品。该地区番茄色红、质优的重要自然原因是

A. 科技创新培育优质品种 B. 日照时间长,光照充足

C. 水源充足,黑土肥沃 D. 昼夜温差大,养分积累多

【答案】BD

【解析】

【详解】新疆位于我国西北地区,距海较远,水汽难以到达,降水较少;该地区昼夜温差比较大,白天光合作用强,夜晚呼吸作用弱,所以有利于糖分的积累;该地区纬度高,夏季白昼时间长,日照时间长,光照充足;科技创新培育优质品种不属于自然原因。BD正确。

52. 现在,我国北方地区广大居民冬季也可吃到南方新鲜的蔬菜,其原因主要有:

A. 大棚种菜技术的推广 B. 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

C. 保鲜、冷藏技术的发展 D. 耐寒蔬菜品种的问世

【答案】B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农业区位因素。新鲜的蔬菜保质期短,从南方到北方的远距离运输反映交通和冷藏保鲜技术的发展。BC正确。南方新鲜的蔬菜不是大棚种菜、不是耐寒品种,AD错误。

截至2015年9月欧盟边境管理局宣布,当年累计涌入欧盟难民人数超过50万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3. 导致此次移民潮产生的原因有()

A. 资源开发 B. 国内战争

C. 宗教矛盾 D. 自然灾害

54. 大部分难民以德国、瑞典为目的地的原因包括()

A. 两国居民总人数少 B. 良好的社会福利制度

C. 无限制的移民政策 D. 较多的就业机会

55. 难民涌入对欧洲产生的影响不包括()

A. 增加社会保障负担 B. 缓解社会矛盾

C. 促进经济发展 D. 增加城市环境压力

【答案】53. BC    54. BD    55. BC

【解析】

【53题详解】

读图可知,该次移民潮主要来自叙利亚,由于叙利亚逊尼派和什叶派之间的矛盾,导致国内战争是此次移民潮产生的主要原因。国内战争、宗教矛盾是主要原因。故选BC。

【54题详解】

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为经济因素。大批难民首选德国和瑞典作为目的地,因为他们在那里能够获得良好的待遇和保障,包括免费的住宿、一些现金补贴和更好的就业机会。故选BD。

【55题详解】

大量难民涌入对欧洲会增加社会保障负担,增加城市环境压力,由于不同的生活习俗以及宗教信仰,会导致严重的社会矛盾。由于涌入的难民没有一技之长,不会促进经济发展。故选BC。

为解决老城区无序蔓延等问题,丹麦提出“手指规划”(下图),即老城区为“掌心”,以新建城区为“手指”。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56. 影响新城沿“手指”方向发展的主要因素是(  )

A. 地形 B. 资源 C. 交通 D. 政策

57. “手指”间建设楔形绿地有利于(  )

A. 防风固沙 B. 美化环境 C. 根治污染 D. 空气流通

【答案】56. CD    57. BD

【解析】

【56题详解】

城市地域范围的扩展最有可能是沿着主要的交通干线扩展,“手指”延伸方向,应当是主干线延伸的方向,C对。城市规划方案提出是政策影响,D对。地形、资源不是城市形态呈手指规划的主要原因,A、B错。

【57题详解】

“手指”间建设楔形绿地,可以美化城市环境,B对。该地区常年受西南带影响,气候湿润,风沙问题少,A错。绿地建设,不能根治污染,C错。绿地增加,减少城市热岛效应,增加空气流通,D对。

58. 下表为我国第五次人口普查时江苏省迁入人口年龄及性别统计表,据此回答该市迁入人口的特征有()

A. 男性人口多于女性人口 B. 人口迁移主要受经济因素影响

C. 以青壮年男性人口为主 D. 与该市原有人口年龄构成相似

【答案】BC

【解析】

【详解】将表中各年龄段人口相加即可知道:该市迁入人口中男性少于女性,15—44岁的青壮年人口远大于其他年龄段人数;这些人口的迁入主要是受经济因素的影响,他们很可能来自周边或其他农村地区。从表中并不能看出原有人口年龄结构,因此D项的比较无数据。

下图表示某地区城市分布情况及图中甲城市地租等值线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59. 图中城市()

A. 共有三级城市等级体系

B. 甲城市服务范围比乙城市广

C. 与乙城市同等级的城市数目少于丙城市同等级城市数目

D. 乙、丙都是甲城的卫星城,服务功能相同

60. 关于图中甲城市地租值大小的描述正确的是()

A. a<b B. b<c C. b<d D. c<d

【答案】59. BC    60. CD

【解析】

【59题详解】

本题考查城市体系,不同规模城市服务功能的差异。城市等级与城市数目、城市服务范围之间的关系是:城市等级越高,拥有的数量就越少,其服务的范围就越大。根据图中圆圈大小可以判断有四个等级体系;甲城市的等级最高,其次是乙,再其次是丙。甲城市服务范围比乙城市广;乙等级高于丙,与乙城市同等级的城市数目少于丙城市同等级城市数目;乙、丙等级不同,服务功能不相同。AD错误。所以本题选择BC选项。

【60题详解】

本题考 查城市地租的影响因素和等值线判读。根据图中等值线的分布特征判断:市中心地租水平最高,判读a>b>c。根据闭合等值线的变化规律判断,其中d处地租:b<d<a。所以本题选择CD选项。

第Ⅱ卷(共10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1题,共10分。

61. 比较甲、乙、丙三幅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图中ABC所在区域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其中B区的农作物为        。

(2)乙图为亚洲季风水田农业区,该地发展水稻种植的最主要的社会经济条件是     ,该地区适合水稻种植的最突出的气候优势是        。

(3)丙图表示的地区是       草原,它是世界大牧场放牧业的典范,请列举该地发展大牧场放牧业的区位优势         、         。

(4)西欧有温凉、潮湿的温带海洋性气候,适宜   的生长,加之广阔的平原,该地主要发展乳畜业;乳畜业是面向城市市场的畜牧业地域类型,影响它的重要因素  和   。

【答案】(1)商品谷物农业;玉米。

(2)(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雨热同期;

(3)潘帕斯;①气候温和、草类茂盛;②地广人稀,土地租金低;③距海港近,海运便利。(任答2点)

(4)多汁牧草;市场;饲料供应。

【解析】

【分析】考查农业地域类型及其影响因素

【详解】(1)从图中的地理信息可以得出这是美国的商品谷物农业,其中B区的农作物为玉米。本图要抓住五大湖这个主要的地理特征确定图的位置。

(2)季风水田农业是潮湿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一种独特类型的农业。主要集中在东亚、东南亚、南亚的季风区以及东南亚的热带雨林区。季风水田农业是一种需要投入大量劳动力的精耕细作的农业。该地区适合水稻种植的最突出的气候优势是雨热同期。

(3)结合图中的山脉、河流及海陆位置可以判断为潘帕斯;该地发展大牧场放牧业的区位优势①气候温和、草类茂盛;②地广人稀,土地租金低;③距海港近,海运便利。

(4)分析西欧乳畜业的形成因素。饲料因素:气候温凉、潮湿,多雨多雾,日照少,有利于多汁牧草的生长。这种气候条件不利于粮食作物的生长,适宜发展奶牛饲养业,形成了欧洲人以肉奶等高脂肪、高热量食品为主的饮食习惯。市场因素:随着经济发展,欧洲的城市化水平高,城市居民的奶类消费需求大。

【点睛】商品谷物农业

商品谷物农业是世界上生产商品粮的主要地域类型,是一种面向市场的农业类型,种植的作物以小麦和玉米为主。主要分布区有美国(主要在中部平原)、加拿大、阿根廷、澳大利亚、俄罗斯、乌克兰等国家。这些国家的商品谷物农业一般是家庭经营,而我国的一般是国营的(主要在东北和西北部)。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商品谷物生产国。

生产特点:生产规模大,机械化程度高。

区位条件:农业科学技术先进,机械化水平高,地广人稀,市场广阔,交通运输便利,自然条件优越。

问题:农业成本高,能耗大。

通过ewsedu

2020学年第二学期浙江北斗星盟5月阶段性联考高二年级历史学科试题历史解析题

一、选择题

1. 有学者云:西周王朝通过对血缘宗法与分封制的有机结合体的合理运用,加大了西周对地方的控制力度……可是周代的政治就是按照血缘说话,一切都是事先就已经安排好的,这无疑把统治阶级内部人员流动的通道堵死了。该学者意在说明

A. 宗法血缘与政治间存在矛盾 B. 分封制与宗法制的互为表里

C. 中央对地方实现了垂直管理 D. 家国一体政治架构开始形成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周代把血缘宗法与分封制的有机结合起来,加大了西周对地方的控制力度,可是也堵死了统治阶级内部人员流动的通道,不利于人才的流动和选拔,体现了宗法血缘与政治间存在矛盾,故选A;B项表述正确,但材料信息强调的是宗法血缘对政治的消极影响,B项不符合题意,排除;分封制下中央对地方实行间接管理,排除C;D项中“开始”材料信息无法体现,排除。

【点睛】

2. 周代很重视贵族子弟的教育,从幼童开始,就要教以礼、乐、射、御、书、数等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号称为“六艺”。孔子开创私学,打破了学在官府的情况。下列项中关于孔子教育影响表述正确的有

①改变了贵族垄断文化的局面

②成为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

③奠定了中国古代的教育传统

④保证了中国文化连续不断地发展下来

A. ①③ B. ②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孔子开创私学,改变了贵族垄断文化的局面,私学的形式也保证了 中国文化连续不断地发展下来,①④正确;孔子是伟大的教育家,主张有教无类和因材施教等,孔子的教育思想奠定了中国古代的教育传统,③正确;①③④正确,故选D;A不全面,排除;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并非只有孔子的教育思想,排除②,故排除BC。

【点睛】

3. 秦兵马俑作为秦国军队的缩影,更多显示的是一种整体的美、宏大的美、力量的美。秦俑大型群塑带给人们一种全新的、具有东方色彩的艺术享受。下列项中关于其表述不正确的是

A. 按照秦军将卒的真实形象塑造

B. 生动再现秦军威武雄壮的军阵

C. 兵器制作工艺水平高代表了中国铁制兵器的最高水平

D. 为研究秦代军事、文化及科技等提供重要的实物资料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秦兵马俑是陶俑,不能反映中国铁制兵器制作水平,C项符合题意,故选C;秦兵俑按照秦军将卒的真实形象塑造,秦兵马俑生动再现秦军威武雄壮的军阵,为研究秦代军事、文化及科技等提供重要的实物资料,ABD三项表述正确,不符合题意,排除。

【点睛】

4. 《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公元前215年,秦始皇派将军蒙恬北击胡人,掠取河(黄河)南地;公元前214年,征服百越,增设桂林郡、象郡、南海郡;后又在西北驱逐匈奴,从榆中沿黄河往东到阴山,设立四十四个县。由此推断,在秦朝扩大疆域的过程中

①近代中国的疆域版图已经基本奠定

②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进一步发展

③推动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形成

④各地经济与文化的交流得到加强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④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秦朝疆域的扩大,使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进一步发展,推动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形成,②③正确;秦朝的统一,加强了各地经济与文化的交流,④正确;②③④正确,故选C;清朝前期基本奠定代中国的疆域版图,排除①,故排除ABD。

【点睛】

5. 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写到:“论中国政治制度,秦汉是一个大变动。唐之于汉,也是一大变动。但宋之于唐,却不能说有什么大变动。一切因循承袭。”下列项中能体现“宋之于唐”一切“因循承袭”的是

A. 同平章事 B. 参知政事 C. 提点刑狱司 D. 三司使

【答案】A

【解析】

【详解】据所学知识,同平章事即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初用于唐太宗时,唐高宗永淳元年开始为实际担任宰相者。宋朝时,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是最高行政长官,为宰相之职,故A选项正确;参知政事在唐朝是三省以外的官员,在宋朝则是宰相副职,B选项错误;提点刑狱司和三司使均为宋朝独创官制,提点刑狱司为宋朝司法机构,三司使掌管财政,C、D选项错误。

6. 宋朝以后修谱的宗旨发生了变化,此前家谱作为官吏铨选和巨姓望族婚姻门第的参考功能已经逐渐丧失。编纂家谱的目的是说世系,序长幼,辩亲疏,尊祖敬宗,关注宗亲族道的提倡。家谱的修纂也逐渐由官方垄断到民间私修。这反映了宋以后

A. 科举制完全取代九品中正制 B. 社会各阶层流动性增强

C. 理学影响宗法观念日益淡薄 D. 家谱社会功能逐渐衰退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宋朝以后修谱作为官吏铨选和巨姓望族婚姻门第的参考功能已经逐渐丧失,这主要和科举考试促进了社会各阶层流动性增强有关,故选B;A项中“完全取代”表述太绝对,错误;宋朝以后“编纂家谱的目的是说世系,序长幼,辩亲疏,尊祖敬宗”,体现了血缘宗法观念,排除C;宋朝以后修谱的宗旨发生了变化,家谱的社会功能并没有衰退,排除D。

【点睛】

7. 如图是元朝某一历史时期的行政区划图,图中ABC分别最可能是

A. 直隶省、吐蕃、琉球 B. 中书省、吐蕃、台湾府

C. 直隶省、宣政院辖地、台湾府 D. 中书省、宣政院辖地、琉球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相关信息可知这是元朝的疆域图,其中元朝中书省直辖今天的河北、山西、河南、山东和内蒙的一部分,元朝在西藏地区设置宣政院管辖,今天的台湾被称为琉球,因此D正确,ABC排除。故选D。

8. 有学者研究发现:“全国文武官员,上至大学士、六部尚书、各省总督、巡抚,以至各道、府,关差、盐政、学差,以及将军、都统,驻各地区的领队大臣、办事大臣、参赞大臣等,应升调补放等事,均由军机大臣负责开列名单,奏交皇帝择取任用。”据此说明军机处

A. 可以选拔任免中央和地方官员

B. 是中央一级正式的法定行政机构

C. 统领六部百司,成为中央决策机构

D. 是辅助皇帝处理政务的最重要的中枢机构

【答案】D

【解析】

【详解】材料反映了军机处负责开列全国文武官员的名单,择取任用的权力在皇帝手中,这说明军机处只辅助皇帝处理政务的最重要的中枢机构,故选D;材料反映出皇帝掌管着官员的择取任用权力,故排除A;军机处不是中央一级正式的法定行政机构,故排除B;军机处只是皇帝的内侍辅助机构,没有决策权,故排除C。

9. 鸦片战争后,英、美、法分别在上海划定了居留地,均在当时上海的城北地带(如图)。在中国人看来,那里是“丛墓之墟”“一片泥滩,三数茅屋”,上海道台窃喜“夷人”自选城外荒蔓之地。该现象说明

A. 体现当时国人天朝上国传统心态

B. 此时上海的官民普遍缺乏主权意识

C. 华洋隔离很好地避免了中外的冲突

D. 反映了中西方之间存在着文化差异

【答案】B

【解析】

【详解】材料反映了列强在上海划定居留区,当地人却暗自窃喜列强选了荒蔓之地,这说明上海官民缺乏国家领土主权意识,故选B;材料反映的是国人缺乏主权意识,没有反映出自我为中心的天朝上国心态,故排除A;华洋隔离并不能避免中外冲突,事实上鸦片战争后华洋冲突不断,故排除C;列强选取上海城北地带作为居留地,并不能体现中西文化差异,故排除D。

10. 近代某条约规定:“西历本年二月初一日,即中历上年十二月十三日,上谕以各省督抚文武大吏暨有司各官,于所属境内均有保平安之责。如复滋伤害诸国人民之事,或再有违约之行,必须立时弹压惩办,否则该管之员,即行革职,永不叙用,亦不得开脱,别给奖叙。”该条约是

A. 《南京条约》 B. 《马关条约》

C. 《辛丑条约》 D. 《九国公约》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各省督抚文武大吏暨有司各官,于所属境内均有保平安之责。如复滋伤害诸国人民之事,或再有违约之行,必须立时弹压惩办,否则该管之员,即行革职,永不叙用……”,并结合所学可知,这体现了列强严格要求清朝官员镇压人民的反帝行为,严禁中国人民参与反帝运动,说明清政府沦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此条约为《辛丑条约》,故C项正确;材料内容与《南京条约》、《马关条约》、《九国公约》无关,故排除A、B、D项。

11. 20世纪30年代,“农村危机”成为非常强烈的呼声,“复兴农村”“农村改进”“改革土地制度”,成为一股强劲的浪潮,触发了社会各界对于重建农村、复兴农村的高度关注。大批知识分子毅然放弃城市生活,投身乡村,形成了全国性运动。这表明当时

A. 五四运动唤醒了国人的民族意识 B. 中共土地革命政策群众基础广泛

C. 日本侵华致使中国农村陷入危机 D. 社会各界对救亡图存道路的探索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20世纪30年代,日本加紧侵略中国,中国民族危机加深,“复兴农村”“农村改进”“改革土地制度”反映了在中国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的情况下,社会各界对救亡图存道路进行的探索,故选D;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排除A;材料没有体现中共土地革命政策,排除B;C项是材料现象出现的原因,不是材料反映的主旨,排除。

点睛】

12. 自1942年底开始,中国多所高校和研究机构举办纪念牛顿诞辰三百周年活动。牛顿诞辰纪念活动中文章和演讲的部分内容,下列项中能体现中国举办该活动的时代价值的有

《纪念牛顿诞生三百周年》牛顿对物理学的重要贡献一为学理与应用,二为治学方法与精神。
延安自然科学院院长徐特立演讲牛顿在吸收前人知识遗产的基础上创造了新的事物。对科技落后的中国而言,在战争困难时期继承历史遗产更显重要。
《新华日报》牛顿使物理学成为众多学科中第一个有稳固数学基础的系统学科。人类对于自身理智的自信首先是由牛顿提供的,我们应该沿着科学的道路继续前行。

①为国内科技界树立学术精神榜样

②延续中国近代科技救亡图强主题

③推动抗战时期国家科技的发展

④助推抗日救亡运动实现民族革新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②③ D. ①②③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据材料内容可知,中国举办纪念牛顿诞辰三百周年活动的时间是1942年,此时是抗日战争时期。据材料“牛顿对物理学的重要贡献一为学理与应用,二为治学方法与精神”可得出中国举办该活动为国内科技界树立了学术精神榜样;据材料“牛顿在吸收前人知识遗产的基础上创造了新的事物。对科技落后的中国而言,在战争困难时期继承历史遗产更显重要”可得出中国举办该活动推动了抗战时期国际科技的发展,助推抗日救亡运动实现民族革新;结合中国近代学习西方科技救亡图强的活动(如洋务运动),可得出中国举办该活动延续了近代救亡图强的主题。①②③④均正确,故D选项正确,排除A、B、C选项。

13. 1954年6月至9月,中国有组织地开展了宪法草案讨论和宣传。据统计,许多地区的参与者超过当地成年人口的70%,有些地方甚至超过90%,共收到118万多条意见、建议和问题。该活动

A. 增强了人们的民主参与意识 B. 保证了宪法的社会主义性质

C. 标志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D. 开创了人民民主的全新阶段

【答案】A

【解析】

【详解】据材料信息可知,中国有组织地开展宪法草案讨论与宣传,并且群众广泛参与,说明活动增强了人们的民主参与意识,A选项正确;活动只能体现宪法的社会主义性质,不能保证宪法的社会主义性质,B选项错误;1956年底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着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C选项错误;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开创了人民民主的全新阶段,而不是宪法草案讨论和宣传活动,D选项错误。

14. 美国国务卿杜勒斯在1954年底称:“中共可能会把会议当做宣传场所,可能会制造出一种共产党和非共产党的亚洲和非洲国家团结的表象,以及亚洲和非洲的非共产党国家与西方不在一个阵营的表象。”与材料相关的史实是

A. 周恩来提出六点建设性意见,推动会议发展 B. 西方利用与会国的矛盾和分歧实现了其目的

C. 中国借助此会增进了与亚非人民的友好合作 D. 亚非国家团结一致推动不结盟运动正式诞生

【答案】C

【解析】

【详解】据材料信息判断,这次会议在1954年底以后召开,参加会议的国家主要是亚洲和非洲国家,且没有西方殖民国家参与。联系所学知识可知这次会议应是1955年在印度尼西亚召开的亚非会议(万隆会议)。会议上,周恩来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会议的圆满成功,同时中国代表团还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工作,增进了与亚非人民的友好合作,故C选项正确,A、B选项错误;不结盟运动形成、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D选项错误。

15.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党和国家通过积极发展各种形式的基层民主,不断提高人民有序政治参与的能力和水平,切实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地位。下列项中属于基层民主的有

①村民自治  ②职工代表大会  ③企事业民主管理制度  ④城市居民自治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②③④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基层民主制度主要是指我国的基层群众性自治制度,村民自治、职工代表大会、企事业民主管理制度、城市居民自治都属于基层民主,①②③④正确,故选D;ABC三项都不全面,排除。

【点睛】

16. 习近平主席在某国际组织上提出:互信、互利、平等、协商、尊重多样文明、谋求共同发展的“上海精神”;共同维护地区安全稳定;着力发展务实合作;加强人文交流和民间交往。这反映了新时期的中国外交

A. 开始步入国际舞台体现大国担当

B. 积极推动建设新型国际关系

C. 坚持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

D. 打破了美国长期遏制中国的局面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中“互信、互利、平等、协商、尊重多样文明、谋求共同发展的‘上海精神’”并结合所学可知,材料中的国际组织指的是上海合作组织,其四项主张反映了新时期中国积极推动构建平等互信、包容互鉴、合作共赢的新兴国际关系,故选B;1954年中国参加日内瓦会议,标志着中国开始步入国际舞台,体现大国担当,故排除A;材料反映的是“上海精神”,没有涉及到联合国的信息,故排除C;20世纪70年代,随着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中美关系正常化等外交成就的取得,美国遏制中国的局面被打破,故排除D。

17. 公元前404~362年,雅典有8起告发案件由公民大会审理,只有4起是在陪审法庭上审理。但是,公元前361~322年,告发到公民大会的27起案件全部由陪审法庭审理,陪审法庭由此增强了对政治领袖尤其是将军的控制权力。该变化说明

A. 雅典的民主政治得到保障 B. 陪审法庭成为最高权力机构

C. 公民大会的作用大大削弱 D. 贵族的政治权力被大大削弱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雅典的告发案件由主要由公民大会审理,到全部由陪审法庭审理,陪审法庭由此增强了对政治领袖尤其是将军的控制权力,这一变化有利于保障雅典的民主,故A项正确;雅典的最高权力机构是公民大会,故B项错误;材料无法体现“公民大会的作用大大削弱”,公民大会仍然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故C项错误;材料与贵族的政治权力无关,故D项错误。

18. 近代英国崛起的动力之一毋庸置疑是其各领域的制度变革。下表中内容最合适用来论证的主题是

时间1215年《大宪章》1628年《权利请愿书》1689年《权利法案》
制定者封建大贵族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占多数的议会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占多数的议会
内容以法律限制王权,特别是征税权,没有贵族同意,国王不得随意征税。以法律限制王权,特别是征税权,没有议会同意,国王不得随意征税。限制国王的权力,约束国王的实际统治权,保证议会的立法权、财政权、司法权和军权等。

A. 法律是推动英国社会不断发展的重要武器 B. 英国民主政治的建立过程具有继承性和渐进性

C. 君主立宪制是符合英国国情的完美的政治制度 D. 资产阶级和新贵族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领导阶级

【答案】B

【解析】

【详解】据表格信息可以看出,这些文献中都有对国王权力限制的内容,而且限制的范围和强度不断发展,由此可知英国民主政治建立的过程具有继承性和渐进性,故选B;材料反映的是英国民主政治的发展历程,而非法律推动英国社会的发展,排除A;C项说法过于夸张,排除;表格信息无法体现资产阶级和新贵族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领导阶级,排除D。

19. 1844年8月,马克思以非常兴奋的心情接待了从曼切斯特来的恩格斯,从此开始了他们毕生的友谊与合作。下列项中属于他们友谊和合作的有

①第一次系统地阐明了唯物主义历史观

②积极参加无产阶级革命斗争如1848年欧洲革命

③马克思主义的创立是两人伟大友谊的最好见证

④第一次指明无产阶级是实现社会主义革命、完成人类解放的力量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②③ D. ①③④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马克思、恩格斯最早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阐述了唯物主义历史观,①正确;在1848年欧洲革命中,马克思与恩格斯创办了《莱茵报》,以宣传革命,②正确;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马克思主义的创立也是两人伟大友谊的最好见证,③正确;①②③正确,故选C;A项不全面,排除;1844年,马克思发表了《〈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第一次指明无产阶级是实现社会主义革命、完成人类解放的力量,④不符合题意,故排除BD。

【点睛】

20. 1917年4月,长期流亡国外的布尔什维克党领袖列宁回到俄国。在布尔什维克会议上,列宁发表演说,这一演说后来被称为《四月提纲》。下列项中关于其表述不正确的是

A. 列宁系统论述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

B. 列宁提出了“全部政权归苏维埃”的口号

C. 是列宁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解决俄国革命问题的典范

D. 为布尔什维克党夺取政权和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理论根据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列宁在《国家与革命》中系统地阐述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A项符合题意,故选A;在《四月提纲》中列宁提出了“全部政权归苏维埃”的口号,为布尔什维克党夺取政权和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理论根据,是列宁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解决俄国革命问题的典范,BCD三项都是关于《四月提纲》的正确表述,不符合题意,排除。

【点睛】

21. 华盛顿,美利坚合众国的首都,得名于美国首任总统乔治·华盛顿,是1790年作为首都而设置、由美国国会直接管辖的特别行政区划。它见证了世界近现代历史的许多重大事件,下列项中表述正确的有

①华盛顿第二届任期内把国会和政府机关从费城迁到这里

②1921年在此签订《关于太平洋区域岛屿属地和领地的条约》

③1942年元旦,26个国家的代表在此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

④1949年,美国、加拿大、英国等12国在此签订《北大西洋公约》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②③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据所学知识,一战结束后,美、英、日等帝国主义国家为重新瓜分远东和太平洋地区的殖民地和势力范围,于1921年在美国华盛顿召开会议。同年12月13日,美、英、日、法四国签订了《关于太平洋区域岛屿属地和领地的条约》;1942年元旦,美、苏、中、英等26国代表在华盛顿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1949年4月,美国、加拿大、英国等12国在华盛顿签订《北大西洋公约》,北约组织宣告成立。华盛顿任总统期间(1789年-1897年)美国国会和政府机关均在费城办公,直至1800年才迁到华盛顿。②③④正确,①错误,故B选项正确,排除A、C、D选项。

22. 下图为二战著名漫画《赶造诺亚方舟》,它反映整个印度洋太平洋都笼罩在日本掀起的腥风血雨中。下列项中关于该漫画创作背景的表述正确的是

A. 苏德战争爆发第二次世界战进一步扩大 B. 日本开始丧失太平洋战场的战略主动权

C. 第二次世界大战达到了真正的世界规模 D. 三个大国在反法西斯战争中开始联合行动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漫画反映整个印度洋太平洋都笼罩在日本掀起的腥风血雨中,说明日本的侵略扩张行为威胁到印度洋太平洋地区的安全,结合所学可知,1941年12月日本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美国参战,第二次世界大战达到了真正的世界规模,故选C;苏德战争爆发与印度洋太平洋地区笼罩在腥风血雨中无关,排除A;中途岛海战使日本开始丧失太平洋战场的战略主动权,中途岛海战在珍珠港事件后,排除B;1941年10月,美英以武器供应苏联的第一个议定书签订,标志着英美苏三个大国在反法西斯战争中开始联合行动,D项时间不符合题意,排除。

【点睛】

23. 关于朝鲜战争,美国高中教科书在其《世界历史》中“冷战在亚洲”章节中写到,美国介入战争的目的是“统一朝鲜半岛,成立一个单一的非共产党的政府。”这表明

A. 美国高中教科书的历史叙述具有部分真实

B. 美国参战是维护西方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的结果

C. 二战后社会主义力量壮大推动了朝鲜的社会革命

D. 朝鲜战争的爆发是东西方冷战在亚洲的具体表现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材料说明美国介入战争的目的是“统一朝鲜半岛,成立一个单一的非共产党的政府。”其中“成立一个单一的非共产党的政府”是二战后美国维护世界霸权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手段,根本目的是维护世界霸权和自身利益,因此,材料表明美国高中教科书的历史叙述具有部分真实性,故选A;B项不是美国的根本目的,根本目的是维护世界霸权和自身利益,排除;C项材料信息无法体现,排除;朝鲜战争是局部热战的表现,排除D。

【点睛】

24. 在新的国际格局建立中,中国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中国坚持和平发展道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提供中国方案。下列项中属于中国树立合作共赢的典范的是

A. 2016年二十国集团领导人杭州峰会

B. 2001年区域性多边合作组织上海合作组织建立

C. 2010年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正式全面启动

D. 2014年亚太经合组织第二十二次领导人北京非正式会议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2010年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正式全面启动,符合中国与东盟双方的共同利益,中国树立合作共赢的典范,故选C;二十国集团不是中国主导的,不是中国方案,排除A;上海合作组织是区域合作组织,不是为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提供的中国方案,排除B;亚太经合组织不是为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提供的中国方案,排除D。

【点睛】

25. 1943年至1945年郭沫若集中研究先秦诸子的思想学说,发表了《古代研究的自我批判》《孔墨的批判》《儒家八派的批判》《稷下黄老学派的批判》《庄子的批判》等一系列文章,在史学界和思想史、哲学史等学术界引起了热烈反响和争鸣。作者特别声明,他是以人民为本位的道理历史地进行批判的,“合乎这种道理的便是善,反之便是恶”。作者推崇孔子和孟子,认为他们的思想在各家中,比较富于人民本位的色彩,不似后世儒家的无耻。学术界对书中的一些评论至今争论不已。下列关于该现象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突出了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在研究历史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B. 反映了近代以来随着西方学术的大规模输入和救亡意识的增强

C. 强调人民是创造历史的主体,与传统史观存在的差异性引起学术争议

D. 敌后战场和人民抗战的力量壮大,推动部分学者重新审视人民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答案】B

【解析】

【详解】材料反映了1943年至1945年郭沫若以人民为本位,对先秦诸子的思想学说进行了批判,但引起了学说争论。结合所学可知,郭沫若按照马克思主义史学观,以人民为本位进行史学研究,并不能反映近代以来西方学术的大规模输入和救亡意识的增强,故选B;以人民为本位的史学批判,强调人民是创造历史的主体,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应用,它与传统史观存在差异,是引起学术争议的主要原因,故排除AC;根据材料中“1943年至1945年”这一时间可知,当时敌后战场和人民抗战的力量壮大,这推动了郭沫若等部分学者重新审视人民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故排除D。

二.非选择题

26.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以秦岭一陇海铁路为空间界线,以1937年为时间界线,中共组织的发展呈现十分明显的重心南北易位现象。1927年3月,全国党员人数南方省份占比超过80%,其中湖南、湖北、江苏(含上海)广东占比排前四,而北方地区的党员仅占全国数量的10.94%。1945年七大召开时,就军队中党员人数而言,北方军队党员达40万左右,而南方军队党员仅7万左右,党员人数较多的省份主要是河北、山东、山西。

——摘编自应星、荣思恒《中共革命及其组织的地理学视角》

材料二  1949年3月召开的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讨论了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到城市的问题,指出用乡村包围城市这样的时期已经完结,从现在起开始了由城市到乡村并由城市领导乡村的时期。必须用极大的努力去学会管理城市和建设域市。

——摘编自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编《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1921—1945年中共中央常驻地主要迁移路径,并概述中国共产党组织发展重心“南北易位”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七届二中全会的主要内容,并结合所学简述其历史背景。

【答案】(1)路径:上海一瑞金一延安;原因: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实现了战略转移;全面抗战爆发后,中共领导的八路军主力开赴华北进行抗战;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发展壮大,促进党组织在北方的发展。

(2)主要内容:党的工作重心从乡村转向城市;学会管理和建设城市。历史背景:三大战役基本消灭国民党主力;筹建新中国成为中国共产党面临的一个重大而迫切的问题。

【解析】

【分析】

【详解】(1)路径:根据所学可知,1921中国共产党在上海成立,1931年中国共产党在瑞金建立政权,1936年长征胜利后,中共中央迁至延安,因此得出路径:上海一瑞金一延安。原因:根据所学,可从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实现了从瑞金到延安的战略转移;从中共领导的八路军主力开赴华北进行抗战、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发展壮大等说明党组织在北方的发展的原因。

(2)主要内容:根据“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到城市”得出党的工作重心从乡村转向城市;根据“必须用极大的努力去学会管理城市和建设域市”得出学会管理和建设城市。历史背景:根据所学解放战争的史实,可从三大战役基本消灭国民党主力、筹建新中国的问题提上日程等分析总结。

【点睛】

27.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世纪末的欧洲,博物馆向大众开放的呼声日益高涨。1822年,普鲁士国王威廉三世将建设博物馆的大任交到申克尔的肩上。

申克尔设计的博物馆及其二楼大厅透视图它立于高台之上,屋顶安置着象征普鲁士文化影响的鹰和狄俄斯库里(古希腊罗马神话中的孪生神灵)雕像。博物馆内部核心是一个圆厅,按申克尔的意图,圆厅是展示博物馆最珍贵藏品的地方。圆厅共两层,环绕着20根科林斯柱,柱子之间摆满了古希腊、古罗马的神像。博物馆1825年开始施工,1830年落成,是柏林第一座公众博物馆。1867年,出于政治需要,用于收藏当代德语艺术家作品的“国家画廊”工程动土,1876年对外开放。

——摘编自百度百科

材料二  民族主义思想在19世纪下半叶的欧洲得到极大发展,也改写了欧洲的政治版图。德意志的民族主义者将希望寄托于奥地利和普鲁士,最终普鲁士在俾斯麦的带领下战胜奥地利。匈牙利摆脱奥匈帝国赢得独立;塞尔维亚、黑山共和国和罗马尼亚脱离土耳其取得完成独立。民族主义思潮也推动了国家和国家权力的发展。“民族主义者将国家视为自己的延伸,视为抵抗外来敌人的守护者和成就民族理想的工具”。英国、俄国、法国以及新独立的意大利、德意志纷纷进行殖民扩张,甚至巴尔干地区的新兴民族国家也加入抢夺帝国的行列,“新帝国主义成为了新民族主义的表现”。

——摘编自赖海榕黄玉桃《民族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潮的兴起:19世纪下半叶的欧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概括柏林“皇家博物馆”的建筑特点,并分析“国家画廊”的政治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概括说明民族主义发展对德国的积极影响,并简析其对欧洲的消极影响

【答案】(1)特点:体现出浓厚的古希腊柱式建筑;罗马的穹顶式建筑风格;富有人文精神;政治影响:有利于提升民族意识和国家认同感,有助于巩固德意志帝国的统一。

(2)积极影响:推动德国通过三次王朝战争完成统一;制定1871年帝国宪法;确立君主立宪制;推动德国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消极方面:推动了殖民扩张;引发列强瓜分世界的斗争;导致两次世界大战爆发。

【解析】

【分析】

【详解】(1)特点:根据申克尔设计的博物馆及其二楼大厅透视图,可知博物馆体现出浓厚的古希腊柱式建筑;罗马的穹顶式建筑风格;根据“第一座公众博物馆”得出富有人文精神。政治影响:可从有利于提升民族意识和国家认同感,有助于巩固德意志帝国的统一等分析总结。

(2)积极影响:根据“民族主义思潮也推动了国家和国家权力的发展”得出推动德国通过三次王朝战争完成统一;根据所学,还可从制定1871年帝国宪法、确立君主立宪制、推动德国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等,分析民族主义发展对德国的积极影响;消极方面:根据“进行殖民扩张”得出推动了殖民扩张;根据“新帝国主义成为了新民族主义的表现”,结合所学两次世界大战的原因,从引发列强瓜分世界的斗争、导致两次世界大战爆发等分析其消极影响。

【点睛】

28. 中共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要求坚持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民族工作主题,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大昭寺的主要建筑为经堂大殿。大殿高4层,建筑构件为汉式风格,柱头和屋檐的装饰则为典型的藏式风格。大殿的一层供奉有唐代(公元618~904年)文成公主带入西藏的释迦牟尼金像。二层供奉松赞干布、文成公主和赤尊公主的塑像。三层为一天井,是一层殿堂的屋顶和天窗。四层正中为4座金顶。佛殿内外和四周的回廊满绘壁画,面积达2600余平方米,题材包括佛教、历史人物和故事。此外,寺内还保存了大量珍贵文物,是汉藏两族人民友好交往的历史见证。

——摘编自人民网《世界文化遗产:布达拉宫和大昭寺》

材料二  魏源曾对雍正朝改土归流作如是评价:“功在西南,至今百年享其利。”余以为魏源之说对雍正朝改土归流的评价并不过分,雍正朝在云南改土归流在很大程度上推进了云南与内地的一体化进程,将许多危害国家分裂与民族团结的因素消灭于未萌,改土归流已经事过境迁几近三百年,若无雍正朝之功,今日,或许云南的领土问题与民族问题将为另一种情形。

——摘编自马亚辉《雍正朝云南改土归流再探》

材料三  (康熙帝)曰:“帝王治天下,自有本原,不专恃险阻。……柔远能迩之道,汉人全不理会。本朝不设边防,以蒙古部落为之屏藩耳。”“朕阅经史,塞外蒙古多与中国抗衡,自汗。唐、宋、明,历代俱被其害,而克宣威蒙古,并令归心如我朝者,未之有也”。

——摘编自《清圣祖实录》

中国共产党的民族平等诉求是彻底的,始终坚持处理国内民族问题的初心即民族平等的原则,中共在全国执政后,通过政协会议确定,采用民族区域自治处理国内的民族问题。1954年之后,民族区域自治更是载入历次修改的宪法中。党把新时期民族工作的主题概括为“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2015年开始了全国的脱贫攻坚事业,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全面实现小康,少数民族一个都不能少,一个都不能掉队”。

——摘编自胡岩《中国共产党处理国内民族问题的初心》

(1)阅读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列举布达拉宫、大昭寺所藏文物,证明西藏历来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个部分。结合所学,一句话概括唐太宗时期经营中国边疆的历史影响。

(2)阅读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指出开始在西南地区实行土司制度的朝代,并阐述改土归流的历史意义。

(3)阅读材料三,结合所学,请选择阐述:①指出清代管理蒙古中央机构,并概括康熙帝加强与蒙古族团结的具体举措。②指出我国第一个省一级的自治区,并简述中共为实现民族平等所做的努力。

【答案】(1)文物:布达拉宫殊胜三界殿供有汉、满、蒙、藏四种文书的牌位:上方悬挂乾隆帝的画像;大昭寺经堂大殿供奉有文成公主带入西藏的释迦牟尼金像;四周墙壁绘有《文成公主进藏图》;寺前有“唐蕃会盟碑”。影响:统一多民族国家进入鼎盛时期(揭开中国民族关系的新篇章)。

(2)朝代:元代。意义:强化了中央政府对西南地区少数民族地区的统治;改变当地闭塞和落后纷争的局面;有利于促进当地与内地的联系,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有利于文化交流,促进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3)选择①:机构:理藩院。举措:尊重喇嘛教;多伦会盟;册封活佛;设立木兰围场。选择②: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努力: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并写入宪法;实施了西部大开发,以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致力于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开展脱贫攻坚事业。

【解析】

【详解】(1)文物:结合所学知识,列举布达拉宫的汉、满、蒙、藏四种文书的牌位、乾隆帝的画像文物;列举大昭寺里的文成公主带入西藏的释迦牟尼金像、壁画《文成公主进藏图》、寺前的“唐蕃会盟碑”等文物,来证明西藏历来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个部分。影响:结合所学知识,从统一多民族国家进入鼎盛时期、揭开中国民族关系的新篇章等角度进行概括。

(2)朝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元代开始在西南地区实行土司制度。意义:根据材料二“很大程度上推进了云南与内地的一体化进程,将许多危害国家分裂与民族团结的因素消灭于未萌”等信息,从强化了中央政府对西南地区的统治、改变当地闭塞和落后纷争的局面、有利于促进当地与内地的联系、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有利于文化交流、促进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等方面进行分析。

(3)根据题干要求,在①②中任选其一进行回答。如果选择①,机构: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清代管理蒙古的重要机构是理藩院。举措:根据所学知识,列举康熙尊重喇嘛教、多伦会盟、册封活佛、设立木兰围场等史实即可。如果选择②,自治区: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我国第一个省一级的自治区是内蒙古自治区。努力:根据材料“1954年之后,民族区域自治更是载入历次修改的宪法中。”“2015年开始了全国的脱贫攻坚事业”等信息,从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并写入宪法;实施了西部大开发,以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致力于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开展脱贫攻坚事业等方面进行概括。

29. 两次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了灾难,同时也推动了人类对和平、合作和文化遗产保护的思考。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国联盟约》关于战争与和平问题的规定是人类历史上“真正第一次将集体安全概念具体运用于整个国际社会”。……在这最后一次大会上,对于即将解散的国联,赛西尔爵士断言:“创立它和参加它工作的那些人的努力没有白费,没有这些努力,这个新的世界组织(联合国)就不能建立起来。”

——摘编自陈旭东《对国际联盟的再认识》

材料二  二战爆发之后,华沙古城被炮火摧毁,不列颠博物馆也在空袭中被燃烧弹击中。1943年10月,美国、英国和苏联在莫斯科签署了《关于惩治德国在被占领国家所犯暴行的宣言》。同盟国将战争中肆意破坏文化遗产的行为认定为一种国际罪行,将之写入《纽伦堡国际军事法庭宪章》,并宣布领导或者参加此种行为的人应承担刑事责任。从1945年11月至1946年10月,为审判纳粹战犯,惩罚法西斯分子,“欧洲国际军事法庭”完成了对22名前纳粹德国高官的审判,被称为纽伦堡审判。纽伦堡审判所确立的“禁止在战时破坏文遗产”原则得到了国际社会的一致支持。《纽伦堡国际军事法庭宪章》将破坏文化遗产的行为列为战争罪的做法,也被以后相应国际司法机构的组织文件继承下来。

——摘编自黄树卿《文化遗产国际司法保护的里程碑——纽伦堡审判意义的新发现》

材料三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欧国家外交演变轨迹

 20世纪50年代欧洲出于经济上和军事上对美国的依赖,在外交上亦步亦趋,追随美国的冷战政策。
 20世纪60年代1966年,法国宣布退出北约军事一体化体系,提出对苏联、东欧国家“缓和、谅解、合作”的计划。1969年,联邦德国勃朗特政府提出“新东方政策”,实现了同苏联、东欧国家的关系正常化。
 20世纪70年代改善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关系。在中东、南部非洲和中美洲等问题上,违背美国的旨意,支持第三世界。

——摘编自《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一句话概括国际联盟在国际组织发展史上的地位,并分析其进步意义。

(2)根据材料二,概括纽伦堡审判对于保护文化遗产的贡献。结合所学,指出20世纪70年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为保护文化遗产采取的重大举措。

(3)根据材料三,概括指出20世纪50到70年代西欧国家外交发生的变化。结合所学,简述其变化的原因及表现。

【答案】(1)地位:是世界上第一个以维护和平与安全为宗旨的世界性国际组织;意义:顺应并推动了世界民主化的发展和一体化趋势;在维护世界和平方面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为联合国的建立提供了参考和借鉴。

(2)贡献:确立“禁止在战时破坏文化遗产”的国际原则;以法律形式将破坏文化遗产的行为列为战争罪;对人类文化遗产保护事业产生深远影响。

举措:通过《保护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公约》(《世界遗产公约》)

(3)变化:从追随美国到寻求独立自主;原因及表现:①原因:60年代,西欧联合趋势不断加强;表现:欧共体建立;法国退出北约;联邦德国同苏联、东欧国家的关系正常化;②原因:70年代西欧推行独立自主外交政策(政治一体化);表现:开始改善与发展中国家的关系(支持第三世界)。(两个时期分别表述原因和表现)

【解析】

【分析】

【详解】(1)地位:根据“真正第一次将集体安全概念具体运用于整个国际社会”,概括得出是世界上第一个以维护和平与安全为宗旨的世界性国际组织。意义:根据“关于战争与和平问题的规定”得出在维护世界和平方面发挥了一定的作用;根据“没有这些努力,这个新的世界组织(联合国)就不能建立起来”得出为联合国的建立提供了参考和借鉴;还可从推动了世界民主化的发展和一体化趋势分析回答。

(2)贡献:根据“纽伦堡审判所确立的‘禁止在战时破坏文遗产’原则”得出确立“禁止在战时破坏文化遗产”的国际原则;根据“将战争中肆意破坏文化遗产的行为认定为一种国际罪行,将之写入《纽伦堡国际军事法庭宪章》”得出以法律形式将破坏文化遗产的行为列为战争罪;根据“被以后相应国际司法机构的组织文件继承下来”得出对人类文化遗产保护事业产生深远影响。举措:根据所学可知,20世纪70年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保护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公约》。

(3)变化:根据“在外交上亦步亦趋,追随美国的冷战政策”“违背美国的旨意”,概括得出从追随美国到寻求独立自主;原因及表现:①原因:根据所学可知,60年代西欧联合趋势不断加强;表现:根据所学可知,1967年欧共体建立;根据“法国宣布退出北约军事一体化体系”得出法国退出北约;根据“联邦德国……实现了同苏联、东欧国家的关系正常化”得出联邦德国同苏联、东欧国家的关系正常化;②原因:根据“违背美国的旨意”得出70年代西欧推行独立自主外交政策;表现:根据“改善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关系”“支持第三世界”得出开始改善与发展中国家的关系。

通过ewsedu

课时卷1 神奇的货币

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认证认可条例》《有机产品认证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国家市场监管总局近期组织对主要电商平台销售的获得有机产品认证的茶叶产品实施了认证有效性抽查,共计抽查40家生产企业的60批次产品。经检查,发现7批次抽样产品被检出有机产品国家标准禁用的物质,不符合有机产品认证的相关要求,不合格检出率为11.67%。这表明(  )

①材料中的“茶叶”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

②材料中商家的行为是市场自发性的缺点导致的

③该“茶叶”具有价值,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

④该“茶叶”不具备合格的使用价值,不能交换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2.“物物交换”是人类社会最古老的商业贸易形式,也是现代企业易货贸易的历史起源。结合图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贝壳固定充当了一般等价物

B.贝壳的出现促进了商品流通

C.两只贝壳与一头牛价值相等

D.贝壳可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

3.“货币是价值形式发展的结果,它是在商品交换的漫长历史发展过程中,从商品世界中游离出来的一种特殊商品。货币是价值形式的完成形态,这就是货币的起源。”下列对上述观点解读正确的有(  )

①商品—商品的快速跳跃导致了货币的出现

②货币作为特殊商品在本质上充当了一般等价物

③货币的产生使商品交换成为现实

④货币体现了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经济关系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4.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肆虐减少了人们的出行,但是生活消费依然继续,消费者采用手机扫码、手机转账等方式,宅在家里,足不出户就可以购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在这些支付方式中,货币执行支付手段职能

②移动支付降低了出行成本,减少了病毒的传播

③便捷性影响消费者的支付方式选择

④移动支付的安全性高,没有风险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5.以前的销售,往往是以货找人。如今,一些零售企业通过数字化手段,分析哪些人买了什么货,实现以人订货,延展与重塑原来意义上的“市场”。零售行业的数字化转型(  )

①符合人们购买商品以实现其更高的价值的目的

②有利于顺利实现“商品-货币”这一惊险的跳跃

③能有效地实现商品生产与消费的对接

④是通过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以延长价值链的表现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6.用纸币代替金属货币,是用一种更廉价且更便利的物品代替一种极其昂贵的商业工具。有如此优势的纸币的出现,无疑为流通安上了全新的车轮。与“旧车轮”相比,这个“新车轮”(  )

①其制作的成本更低 ②更加易于携带和运输 ③是有形状和面值的铸币 ④供应量过多会使物价下降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7.人们的生活越来越离不开微信。截至2020年5月,微信用户已超11亿,覆盖200多个国家,各品牌的微信公众账号总数已经超过1 000万个,小程序应用数量突破230万个,微信广告收入大幅增长,微信支付用户则达到了6亿左右。其中微信支付跨境业务让中国内地用户在境外消费时,无需兑换外币,直接通过微信方式支付人民币。对于微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微信提供的各种服务都是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统一

②微信通过多种形式实现其商业价值

③微信支付中货币执行的是世界货币职能

④微信支付有利于加快人民币国际化的步伐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8.央行数字货币是经国务院批准发行的法定流通数字货币。2020年5月,苏州市城区各区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工资中交通补贴的50%以数字货币的形式发放。由央行发行的数字货币(  )

①能降低货币印制和流通成本,方便商品流通

②是我国法定货币,与人民币纸币具有相似的职能

③与微信、支付宝等功能相同,起着支付手段的作用

④是一种新的货币形态,能减少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9.当前,各大银行针对信用卡用户推出类型众多的刷卡优惠活动,涵盖了吃、喝、玩、乐等多方面。下列对信用卡的认识正确的是(  )

①信用卡是经济往来结算中常用的信用工具 ②信用卡是一般等价物,可以作为财富的代表 ③使用信用卡能减少现金使用,简化收款手续,方便购物消费

④使用信用卡能有效防范金融诈骗,确保资金安全

A.①③   B.③④

C.①②   D.②③

10.张某是一建筑施工队的经理。2020年5月15日,张某收到公司开出的上年度拖欠的工人工资现金支票一张。张某收到现金支票后应(  )

①凭票在支票有效期内到银行支取现金 ②凭票到银行把这笔钱转入自己的账户 ③要检验金额的大小写是否一致,单位书写是否正确 ④可列出职工工资明细,让银行将相应资金转入职工账户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1.微信支付是以手机绑定银行卡为基础,向用户提供安全、快捷、高效的支付服务,目前微信支付已实现刷卡、扫描、公众号、APP等支付方式,并提供企业红包、代金券、立减优惠等营销新手段。与传统的线下支付相比,微信支付(  )

A.改变货币本质,实现直接交换

B.依托科学技术,提高运营效益

C.创新服务模式,方便购物消费

D.减少现金使用,防止通货膨胀

12.进入2020年5月,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突现较大波动,短期内快速贬值3%。如果这一趋势持续,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下表中判断正确的是(  )

序号外汇汇率出口商品价格进口商品价格对外投资数量
上升降低升高减少
下降升高降低增加
下降升高升高减少
上升降低降低增加

A.①   B.②

C.③   D.④

13.支付宝打造余额理财服务。通过余额宝,用户不仅能够得到收益,还能够随时消费支付和转出。余额宝资金用于投资国债、银行存单等金融工具,收益率较高,且收益能每天发放。据此,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①余额宝具有消费、转账结算、存取现金等功能 ②余额宝资金具有较好的流动性 ③余额宝可将消费支付和投资理财功能融为一体 ④余额宝是活期存款的支付凭证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4.消费者总是想用同样多的货币买到更多的商品。但从长远来看,物价持续下降却不是我们所希望的。因为这会导致(  )

A.流通中的货币量减少→居民购买力下降→社会有效需求不足→生产萎缩

B.社会投资减少→生产萎缩→失业率上升→经济衰退

C.生活资料价格下降→居民购买力上升→居民消费需求增加→物价上涨

D.生产资料价格下降→企业生产成本降低→企业经济效益提高→经济过热

15.如图为人民币对美元汇率走势图。不考虑其他因素,这种走势对我国经济影响推导正确的是(  )

①人民币对美元持续升值——进口美国商品成本降低——有利于进口美国商品 ②人民币对美元持续贬值——出口美国商品增加——有利于增加就业机会 ③美元对人民币持续升值——国内热钱外流——影响我国金融稳定 ④美元对人民币持续贬值——美元外汇储备减少——不利于进口美国商品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6.A国和B国互为贸易伙伴关系。因为A国货币政策的影响,A国货币对B国货币升值了20%,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①有利于从B国大量进口机械设备的A国企业的发展 ②A国可能执行了减少货币发行量的紧缩性货币政策 ③A国居民到B国留学投资旅游会出现减少趋势 ④不利于B国向A国出口产品企业的发展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中国人民银行外汇牌价显示:2020年5月2日,1欧元=7.662 4元人民币;而在2019年5月2日,1欧元=7.578 6元人民币。据此回答17~18题。

17.半年来,这一变化表明(  )

A.人民币汇率跌落,欧元升值

B.人民币汇率升高,欧元升值

C.欧元汇率升高,人民币升值

D.欧元汇率跌落,人民币升值

18.下列主体中,不希望发生这一变化的是(  )

A.重庆某出口企业

B.一位即将赴欧洲留学的中国大学生

C.一位即将赴中国留学的欧洲大学生

D.一家准备到重庆投资办厂的德国公司

课时卷1

1.答案:D

2.解析:依题意,其他商品都可以和贝壳交换,说明贝壳是大家普遍喜欢的东西,可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是一般等价物,D正确。贵金属金银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A不选。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叫作商品流通,B错误。材料只反映了贝壳与牛可以进行交换,但没反映具体数量,C不选。

答案:D

3.答案:C

4.解析:在购买商品的过程中,宅在家中,足不出户购物,无论是现金支付还是移动支付,买和卖从时间和空间上分离,执行支付手段职能,①正确;越来越多的人使用移动支付是因为这种支付方式方便快捷,③正确;移动支付和出行成本没有必然联系,②排除;移动支付存在安全风险,④排除。本题选B。

答案:B

5.解析:人们购买商品的目的是获得使用价值,①说法错误;④在材料中没有体现。

答案:C

6.解析:①②是对纸币优点的正确描述,符合题意。由材料信息可知,题中的“新车轮”隐喻的是纸币,而非铸币,排除③。纸币供应过多会引发通货膨胀,导致物价持续上涨,排除④。

答案:A

7.解析:①说法错误,微信提供的服务有些是免费的、有些是收费的,免费的服务不是商品,不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②符合题意,依据材料信息可知微信通过小程序、广告等多种形式实现其商业价值。③说法错误,微信支付中货币执行的是流通手段职能。④符合题意,微信支付跨境业务让中国内地用户在境外消费时,无需兑换外币,直接通过微信方式支付人民币,这说明微信支付有利于加快人民币国际化的步伐。

答案:C

8.解析:题目中,央行数字货币是经国务院批准发行的法定流通数字货币,该数字货币与人民币纸币具有相似的职能;发行使用数字货币有利于降低货币印制和流通成本,方便商品流通,①②正确。该数字货币是我国的法定货币,而微信、支付宝则不是货币,因而功能不同,③排除。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没有减少,④错误。故本题选A。

答案:A

9.解析:②错误,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可以作为财富的代表。④说法太绝对,排除。

答案:A

10.解析:现金支票只能取出现金,转账支票才能转账,②④属于转账支票的特点。

答案:C

11.解析:目前微信支付已实现刷卡、扫描、公众号、APP等支付方式,并提供企业红包、代金券、立减优惠等营销新手段,说明与传统的线下支付相比,微信支付创新了服务模式,方便购物消费,C说法符合题意。A说法不对,微信支付没有改变货币本质。B中微信支付提高运营效益的说法不对。D说法不对,微信支付不能起到防止通货膨胀的作用。

答案:C

12.解析:人民币对美元贬值,说明每100单位美元能够兑换更多的人民币,美元升值,外汇汇率上升;出口商品价格降低,进口商品价格升高,有利于出口,不利于进口,对外投资数量减少。①正确,答案选A。

答案:A

13.解析:余额宝只是一个支付平台,而不是支付工具,因此不能笼统地说具有消费、转账结算、存取现金等功能,①观点错误;“余额宝资金能够随时消费支付和转出。余额宝资金用于投资国债、银行存单等金融工具,收益率较高”表明余额宝资金具有较好的流动性,可将消费支付和投资理财功能融为一体,②③符合题意;支票是活期存款的支付凭证,④观点错误。本题答案选C项。

答案:C

14.解析:物价持续下降会使生产者失去生产积极性,减少投资,进而导致生产规模不断缩小,失业率上升,经济总体呈现衰退迹象,B符合题意。

答案:B

15.解析:从汇率走势图反映的情况可以判断,美元对人民币持续升值,人民币对美元持续贬值,①④两项判断错误,不选;人民币对美元持续贬值,中国商品在美国市场的价格下降,出口美国的商品增加,促使从事出口的企业扩大生产,从而提供更多就业机会,②项传导正确;美元对人民币持续升值,把人民币兑换成美元,可以凭借汇率差价获利,会导致国内热钱外流,从而影响我国金融稳定,③项传导正确。答案选C。

答案:C

16.解析:A国货币对B国货币升值了20%,有利于A国进口;A国货币对B国货币升值,说明A国执行了紧缩性货币政策,货币减少,币值上升,①②符合题意;A国居民到B国留学投资旅游会节省资金,应出现增加趋势,③说法错误;A国货币对B国货币升值有利于B国向A国出口,B国出口产品企业发展更好,④说法错误。

答案:A

17.解析:材料说明1欧元可以兑换更多的人民币,这说明欧元升值,欧元汇率升高;人民币贬值,人民币汇率跌落,所以A正确,B、C、D错误。

答案:A

18.解析:人民币贬值意味着到欧洲留学的费用增加,会加重留学的负担。A、C、D是这一变化带来的有利影响,与题干不符。所以选B。

答案:B

通过ewsedu

白银十中2019-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月考(2020.04)政治解析卷

一.单选题(下列各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每小题3分,共25道题,共75分)

1. 动漫衍生品是指利用卡通动漫、网络游戏、手游中的原创人物,所开发制造出的一系列可供售卖的服务或产品。随着动漫日益受到人们的喜欢,动漫衍生品销售强劲,价格持续攀升。由此可见,动漫衍生品

①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

②价值取决于动漫产品的市场火爆程度

③价格受供给和需求的直接影响

④与动画片是互为替代商品

A. ①② B. ②④ C. ①③ D. ③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商品的概念、商品的基本属性、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价值量、影响价格的因素的相关知识。由题意可知,动漫衍生品是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①正确;价值取决于生产动漫产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而非其市场火爆程度,②错误,排除;动漫日益受到人们的喜欢,动漫衍生品销售强劲,价格持续攀升,说明价格受供给和需求的直接影响,③正确;题干未涉及动漫衍生品与动画片的关系,④错误,排除。故本题选C。

【点睛】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使用价值和价值是商品的基本属性,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价值量。价值决定价格,供求影响价格。

2. 华为对细节有很高的要求,对精品有执着的坚持和追求,力求把商品的品质99%提高到99.99%。这是因为

①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

②高品质的商品易于实现其价值

③商品的使用价值决定价值

④商品有高品质就能收获高价格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商品的基本属性、价值的决定因素、价值与价格的关系。①:商品的基本属性是使用价值和价值,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①正确。

②:质量是商品使用价值在生活中的体现,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因此,高品质的商品易于实现其价值,②正确。

③:凝结在商品中的劳动决定价值,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价值量,③错误。

④:价值决定价格,商品有高品质不一定能收获高价格,④错误。

故本题选A。

【点睛】商品的基本属性:①含义: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②基本属性:使用价值(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和价值(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商品生产者和购买者,对于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二者不可兼得。

③:商品生产者重视产品质量的经济学依据:商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基本属性,商品的质量是指商品的使用价值,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商品生产者只有通过让渡使用价值才能获得价值,从而实现盈利,所以必须重视商品的使用价值,才能在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

注意:①所有的商品都是劳动产品,但劳动产品未必是商品;②有价值的一定是商品,有使用价值的未必是商品;③有价值的一定有使用价值,有使用价值的未必有价值。

3. 继土耳其货币里拉对美元汇率暴跌以来,在国际市场引发连锁反应,从南非和阿根廷蔓延至亚洲的印度和印度尼西亚,这些新兴市场的货币不断刷新低点。不考虑其他因素,新兴市场国家货币汇率走低可能产生的影响是

①新兴市场国家公民赴境外旅游热情持续高涨

②新兴市场国家偿还外债成本将较大幅度提高

③新兴市场国家出口企业因汇率波动遭受重创

④国际投资者赴新兴市场国家投资的意愿增强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不考虑其他因素,新兴市场国家货币汇率走低,可能会使新兴市场国家偿还外债成本将较大幅度提高,有利于吸引外资,国际投资者赴新兴市场国家投资的意愿增强,②④正确且符合题意;新兴市场国家货币汇率走低,公民出境游成本会提高,新兴市场国家公民赴境外旅游热情降低,①错误;新兴市场国家货币汇率走低,有利于商品出口,③错误。故本题答案选C。

4. 2017年,某商品生产部门生产一件商品的价值用货币表示为300元,某企业的产量为10万件。若2018年,该部门的劳动生产率提高了50%,某企业的劳动生产率提高了1倍,其他条件不变,则该企业2018年生产的商品价值总量为

A. 2000万元 B. 3000万元 C. 4000万元 D. 6000万元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价值量。C:社会劳动生产率与商品价值量成反比,依题意,2017年,商品价值量为300元,2018年劳动生产率提高50%,则商品价值量为300元/(1+50%)=200元,某企业2017年产量10万件,2018年,该企业的劳动生产率提高了1倍,则产量为20万件,该行业的商品价值量为200元,则该企业的价值总量为20万件×200元=4000万元,C正确。

ABD:计算结果错误,排除。

故本题选C。

【点睛】商品的价值量不是由个别劳动时间决定的,而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正比,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5. “车厘子自由”是指购买车厘子时无须因生活开销而为钱忧愁的状态。2019年春节前后,一些城市白领在社交网络上感叹从“车厘子自由”到“香椿自由”,即使月收入过万,偶尔可以节衣缩食入手一个价值两千的包包,却享用不起春节前后的车厘子和香椿。由此可见(   )

①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  ②居民收入差距影响社会总体消费水平

③节日、季节等因素导致商品供不应求,价值量增加④供求关系变动影响商品价格的涨跌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①④:春节前后,一些城市白领在社交网络上感叹从“车厘子自由”到“香椿自由”,即使月收入过万,偶尔可以节衣缩食入手一个价值两千的包包,却享用不起春节前后的车厘子和香椿。这说明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节日、季节等因素导致商品供不应求,使得商品价格上涨,①④符合题意。

②:材料没有涉及居民收入差距影响社会总体消费水平,②不合题意。

③:供求影响价格,节日、季节等因素导致商品供不应求,价格上涨,但不是价值量增加,排除③。

故本题选B。

6. 下列推导能正确反映某行业普遍提高劳动生产率影响的是(   )

①该商品国际竞争力增强②单位商品价值量减少

③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缩短④商品价值总量增加

A. ②→③→① B. ②→④→① C. ③→②→④ D. ③→②→①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③:某行业普遍提高劳动生产率,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缩短,③排第一。

②:单位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缩短,单位商品价值量减少,②排第二。

①:价值决定价格,单位商品价值量减少,价格下降,该商品国际竞争力增强,①排第三。

④:商品价值总量与行业劳动生产率无关,排除④,正确的传导顺序是③→②→①。

故本题选D。

7. 近日,猪肉价格上涨成为街谈巷议的话题。下图P代表价格,Q代表数量,S代表供给,D代表需求,E为供需均衡点。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①猪肉价格上涨,对鸡肉市场需求产生的影响

 ②国家向市场投放冷冻储备猪肉,但猪肉价格仍然上涨

 ③非洲猪瘟疫情导致生猪出栏量下降,影响市场的猪肉供给

 ④商务部拟定从德国进口猪肉5万吨,对德国国内市场带来的影响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①:猪肉价格上涨,会引起鸡肉需求的增加,需求曲线会向右平移,故①错误。

②:投放冷冻猪肉后价格仍然上涨,说明供给的增加小于需求的增加,故②正确。

③:猪瘟影响供给是非价格因素,故③正确。

④:从德国进口猪肉,不会使德国猪肉需求增加,故④错误。

故本题选C

【点睛】价格变动对生活消费有何影响?

①价格变动会引起需求量的反方向变动 ②不同商品的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是不同的。价格变动对生活必需品需求量的影响比较小,对高档耐用品需求量的影响比较大。③既定商品的需求量不仅受价格变动的影响,而且受相关商品价格变动的影响。对于相互替代的商品,当某一种商品价格升高,人们会对其互为替代品商品的需求量增加;对于互补商品,当某一种商品价格升高,人们会对其互补商品的需求量减少。

8. 受油价上涨和限牌政策影响,新能源汽车市场在国内逐渐兴起。在此背景下,造车“新势力”和各大传统车企纷纷布局新能源汽车,不断加大投入力度,引发了业界对新能源汽车价格战的担优。若用供求曲线来反映这种担优,正确的是

A.

B 

C.

D.

【答案】C

【解析】

【详解】受油价上涨和限牌政策影响,新能源汽车的需求量和供给量都会增加,若供给量增加的幅度明显大于需求量增加的幅度,可能会导致新能源汽车价格战,新能源汽车的价格会下降,C正确且符合题意;A只反映了需求的增加,B只反映了供给的增加,D反映了价格的上升,都与题意不符,均应排除。故本题答案选C。

【点睛】解答曲线类试题一般按照“三步走”的方法。

第一步,解读题干文字信息,准确把握题意。结合文字背景,明确曲线呈现的原因,以及曲线表达的主旨。

第二步,将曲线信息转化为文字信息,复合型曲线可以拆分为单曲线,明确曲线表达经济信息。

第三步,对比文字信息、曲线信息和题肢选项,找出正确答案。

9. 我国高速铁路的全线开通运营,使城市之间的交通更为便捷。以贵阳至北京为例,从前乘火车要40多个小时,现在高铁只要6个小时。高铁的开通极大地分流了民航客流,在这背景下,贵阳到北京机票均衡价格由B点移动到(P为价格,Q为数量,D为需求曲线,S为供给曲线)。若不考虑其他因素,下图最能正确反映这一变化的是(    )

A. B.

C. D.

【答案】C

【解析】

【详解】C:高铁的开通极大地分流了民航客流,导致民航需求量减少,需求曲线向左移动,贵阳到北京机票均衡价格由E点移动到E’,机票价格下降,C符合题意。

A:该图示表示民航需求量增加,机票价格上涨,A不符合题意。

B:该图示表示供给量减少,机票价格上涨,B不符合题意。

D:该图示表示供给量增加,机票价格下降,D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C。

10. 假设下图是(P为价格,Q为需求量)a和b中有一条是新能源汽车的需求曲线,另一条是某生活必需品需求曲线。受油价抬升的影响,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下图中移动的线是新能源汽车需求曲线为(   )

A. B.

C. D.

【答案】D

【解析】

【详解】受油价抬升的影响,新能源汽车在其价格不变的情况下,其需求会增加,同时新能源汽车是高档耐用品,其需求对价格变动的反映幅度大。而生活必需品需求弹性小,其需求对价格变动的反映幅度小。

A:a曲线表示价格不变,需求减少,B曲线表示价格与需求呈反向变化,但该图也反映出a需求的需求弹性大,b曲线的需求弹性小,A观点不符合题意。

B:a曲线表示价格与需求成反方向变化,B曲线表示价格不变,需求减少,但该图也反映出a曲线的需求弹性大于b,排除B。

C:a曲线表示,价格与需求成反方向变化,B曲线表示价格不变,需求增加,但该图也反映出a曲线的需求弹性大于b,C观点不符合题意。

D:a曲线表示价格不变,需求增加,B曲线表示价格与需求呈反向变化,但该图也反映出a需求的需求弹性大,b曲线的需求弹性小,D观点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D。

11. 共享单车是指企业在校园、地铁站点、公交站点、居民区、商业区、公共服务区等提供自行车单车共享服务,是一种分时租赁模式。市民可通过扫码,缴纳定金后使用共享单车,从而有效缓解城市交通的“最后一公里”。下列有关共享单车说法正确的是

①从消费的目的考虑,共享单车是一种基于互联网技术的租赁消费

②共享单车上“半小时一元”的标签是货币在执行价值尺度的职能

③共享单车企业的经营在实现经济效益的同时具有显著的社会效益

④共享单车依靠支付平台支付减少了现金的使用,避免了通货膨胀

A. ①③ B. ①② C. ③④ D. ②③

【答案】D

【解析】

【详解】从消费的方式考虑,共享单车是一种基于互联网技术的租赁消费,①错误;共享单车上“半小时一元”是共享单车的价格,是货币在执行价值尺度的职能,②正确;市民可通过扫码,缴纳定金后使用共享单车,从而有效缓解城市交通的“最后一公里”,说明共享单车企业的经营在实现经济效益的同时具有显著的社会效益,③正确;共享单车依靠支付平台支付减少了现金的使用,但不能避免通货膨胀,④错误。故答案为D。

12. 2020年中国将建成贯穿环渤海地区、长三角、珠三角三大城市群的四纵四横高铁网,这意味着我国将步入高铁时代。随着高铁的普及,飞机原有的优势逐渐减弱,航空客流犹如沙漏般流向高铁。这将可能产生的影响有(    )

①航空票价可能会下调,消费者受益     ②高铁与航空互为替代将取代航空

③高铁票价在短时间内会全面大幅度提高  ④高铁在中短途中的替代效应将逐步显现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①:高铁与飞机之间存在替代关系,随着高铁时代的到来,乘坐高铁的人增多,必然会导致乘坐飞机的人减少,在供给不变的情况下,飞机票供过于求,价格会下调,①符合题意。

②:尽管高铁与航空互为替代,当时它们各有各的优点和长处,高铁时代的到来不会取代航空,②错误。

③:由于高铁出行属于刚需,不会形成短时间内大幅度提高的情况,③错误。

④:由于高铁的舒适度、服务、便捷程度等不比飞机差,所以在中短途旅行中将越来越具有替代效益,④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B。

13. 当前,我国汽车流通领域融资租赁的发展尚处于较低水平,渗透率仅为1%,与发达国家(如美国,汽车融资租赁渗透率达到了50%)有着非常大的差距。在共享经济理念的指引下,未来将会有越来越多的人热衷于“以租代购”的汽车消费模式。“以租代购”的消费模式(   )

①是从众心理引发的消费,有利于缓解交通压力

②不变更该商品的所有权,让消费者获得商品一定期限内的使用权

③既有利于节约资源,也有利于减轻个人的生活成本

④是消费者通过透支未来收入进行的消费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②③:“以租代购”的消费模式属于租赁消费,不变更该商品的所有权,让消费者获得商品一定期限内的使用权,既有利于节约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也有利于减轻个人的生活成本,②③正确且符合题意。

①:“以租代购”的消费模式是求实心理主导的消费,①说法错误。

④:消费者通过透支未来收入进行的消费是贷款消费,④不合题意。

故本题选C。

14. 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对2019年暑假期间的人们休闲娱乐情况进行调查。结果显示,当前人们对于休闲娱乐的要求由前几年主要要求追求吃、穿的舒适,逐步过渡到现在追求身心愉悦。这一变化说明(   )

①人们的消费从生存资料的消费向发展和享受资料的消费转变

②人们的消费水平越来越高,消费结构不断改善

③休闲消费已成为人们最基本的消费

④人们享受资料消费比重不断增加

A. ①② B. ②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②④:当前人们对于休闲娱乐的要求由前几年主要要求追求吃、穿的舒适,逐步过渡到现在追求身心愉悦。这一变化说明人们的消费水平越来越高,消费结构优化改善,人们享受资料消费比重增加,②④符合题意。

 ①:人们发展和享受资料的消费增加,不是从生存资料的消费向发展和享受资料的消费转变,排除①。

③:生存资料的消费是最基本的消费,不是休闲消费成为人们最基本的消费,排除③。

故本题选B。

15. 中国旅游学者刘思敏受到恩格尔系数的启发,提出“旅游恩格尔系数”理论。旅游恩格尔系数是旅游支出占个人消费支出总额的比重。对“恩格尔系数”和“旅游恩格尔系数”的理解正确的是(   )

①随着经济不断增长,旅游恩格尔系数会逐渐下降

②伴随经济发展,旅游恩格尔系数与恩格尔系数呈反相关系

③随着经济发展,恩格尔系数逐步降低,食品支出总额逐步减少

④旅游恩格尔系数越高,表明人们生活水平越高,消费结构改善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②④:旅游恩格尔系数是指旅游支出占个人消费支出总额的比重提高,意味着人们在满足基础的生活必需后,有更多的“闲钱”用于旅游,表明人们生活水平越高,消费结构改善,而这种现象正好与“恩格尔系数”的变化呈相反的关系,②④正确。

①:随着经济增长,人们在旅游上花费的资金会更多,旅游恩格尔系数会逐渐上升,①错误。

③:随着经济发展,恩格尔系数逐步降低,人们的食品支出在消费总支出的比重上逐步减少,而不是食品支出总额逐步减少,③错误。

本题选D项。

【点睛】

16. 调查显示,上海市居民消费出现下图所示特点。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①收入水平越高,消费结构就越合理

②收入水平越高,食品消费支出越少

③收入水平制约着消费行为的选择

④不同收入水平的家庭消费层次不同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①说法错误,提高收入是优化消费结构的一个条件,不是决定因素,因此“收入水平越高,消费结构就越合理”的说法过于绝对;

②说法错误,收入水平越高,应该是食品消费支出比重可能会减少,但并不是食品支出越少;

③④符合题意,从图中可以看出,随着居民收入的增长,收入超高的家庭在食品方面的支出比重越小,在教育文化娱乐方面的比重越大,表明收入水平制约着消费行为的选择,不同收入水平的家庭消费层次不同。

故选D。

【点睛】恩格尔系数是指食品支出占家庭消费总支出的比重。恩格尔系数越高,表明家庭生活水平越低;恩格尔系数越低,表明家庭生活水平越高。

17. 随着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旅游过年已成为一种新民俗。2019年春节旅游市场活跃,人们出游更加注重文化体验,在文化游览方面人均花费在500—1000元之间的游客,占比超过40%。这表明(    )

①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         ②生存资料消费逐渐减少

③从众心理主导人们的消费         ④人们更加注重理性消费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①:由题意知,随着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旅游过年已成为一种新民俗。春节旅游市场活跃,人们出游更加注重文化体验。可见,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故①符合题意。

④:避免盲从、理性消费要求消费者要避免盲目跟风,避免情绪化消费,避免只重物质消费忽视精神消费的倾向。由题意知,春节旅游市场活跃,人们出游更加注重文化体验,在文化游览方面人均花费在500—1000元之间的游客,占比超过40%。这表明人们更加注重理性消费。故④符合题意。

②:随着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发展资料消费和享受资料消费所占比重会提高,生存资料消费所占比重会下降,但不等于生存资料消费逐渐减少,②说法错误。

③:材料表明旅游过年已成为一种新民俗,人们出游更加注重文化体验,说明人们的消费更加理性,不体现从众心理主导人们的消费,③与题意不符。

故本题正确答案为B。

18. 5G已成为当下最流行的热词。在试点的25个省份,很多人已经享受到了高速5G网络。浙江杭州梦想小镇的肯德基店内,一位工作人员接到订单后,把快餐打好包,放进停放在外卖自取站的“5 G无人机”,并选择配送地点,随后,无人机飞向目的地。配送时间不到10分钟,咖啡和鸡翅到买家手里时还是热气腾腾的。这表明(    )

①生产决定消费的质量和水平      ②消费对生产调整起导向作用

③科技发展提高居民的消费能力    ④高效的物流配送提升消费体验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①④:把快餐打好包,放进停放在外卖自取站的“5G无人机”,并选择配送地点,随后,无人机飞向目的地。配送时间不到10分钟,快餐到买家手里时还是热气腾腾的,这表明科学技术的发展提高了人们的消费质量和水平,提升了消费体验,①④正确。

②③:材料体现生产决定消费,未体现消费对生产调整起导向作用,也未涉及居民的消费能力提高,②③不合题意。

故本题选B。

19. 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多次重申“两个毫不动摇”。十九大明确提出,既要推动国有资本做强做优做大,又要支持民营企业发展。国企民企比翼齐飞、“两条腿”齐步并进。对公有制与非公有制关系表述中,下列表述合理的是(   )

①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都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

②同较高的生产力水平相适应,在国民经济中具有同等地位

③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支柱

④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平等地位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①④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①: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①正确。

②:国有经济同较高的生产力水平相适应。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不具有同等地位,公有制经济占主体地位,②错误。

③: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共同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支柱,③错误。

④:各种所有制经济平等使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④正确。

故本题选 D。

【点睛】

20. 按中国石化销售有限公司与25家境内外投资者签署的相关协议,中国石化销售有限公司的注册资本将由人民币200亿元增至人民币28567亿元,持有70.01%的股权;包括腾讯等25家投资者以现金共计107094亿元认购销售公司29.99%的股权。重组后,最终形成一个国有、民营、社会资本混合的产权结构。这种结构(   )

①促使各种非公有资本交叉持股、相互融合,增强公有制经济活力

②表明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都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

③是上市的股份有限公司,股东会是企业的权力机构,处理重大经营事宜

④有利于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平等参与市场竞争、共同发展

A. ①② B. ②④ C. ①③ D. ③④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②④:按中国石化销售有限公司与25家境内外投资者签署的相关协议,中国石化销售有限公司的注册资本增加,持有绝大部分的股权;包括腾讯等25家投资者认购销售公司部分股权。重组后,最终形成一个国有、民营、社会资本混合的产权结构。这种结构表明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有利于平等参与市场竞争、共同发展,②④符合题意。

①:混合所有制经济是国有资本、集体资本、非公有资本等交叉持股、相互融合的经济形式,不仅仅是各种非公有资本交叉持股,排除①。

③:材料没有体现中国石化销售有限公司是上市的股份有限公司,且股东大会是股份有限公司的权力机构,③错误。

故本题选B。

21. 改革前,农村集体土地是所有权和经营权合一;家庭联产承包制,把土地所有权和承包经营权分开;现在,要促使农民土地承包权和经营权的分离,形成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土地“三权分置”(   )

①保障了农民对土地的所有权②保证了农村集体经济的主体地位

③有利于促进土地经营权优化配置④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发展现代规模农业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③④:现在,要促使农民土地承包权和经营权的分离,形成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土地“三权分置”有利于促进土地经营权优化配置,提高土地资源利用效率,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发展现代农业,③④符合题意。

①:土地的所有权属于集体,①错误。

②:公有制经济是主体,集体经济是公有制经济的组成部分,②错误。

故本题选D。

22. 近年来中国制造、中国创造、中国建造共同发力,继续改变着中国的面貌。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发射,第二艘航母出海试航,国产大型水陆两栖飞机水上首飞,北斗导航向全球组网迈出坚实一步。实际上,这些成就的取得,都离不开公有制经济的支撑。下列观点中有利于增强公有制经济主体地位的有(   )

①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保障农民财产权益,壮大集体经济

②保证国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

③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推动国有资本做强做优做大

④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公开公平公正地参与市场竞争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①:集体经济是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保障农民财产权益,壮大集体经济,能增强公有制主体地位,①正确。

②:应该是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而不是国有资产,②错误。

③:通过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推动国有资本做强做优做大,能够促使国有经济发挥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作用,有利于增强公有制的主体地位,③正确。

④: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公开公平公正地参与市场竞争有利于各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与增强公有制主体地位无关,④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B。

23. 近年来,证监会在始终坚持依法全面从严监管理念下,积极倡导上市公司现金分红,引导上市公司更加注重投资者回报,强化股东回报机制,对长期不分红的上市公司持续强化监管,推动上市公司不断提高现金分红水平。上市公司现金分红

①有利于提高上市公司的盈利水平    

②是投资者股票收益的重要组成部分

③有利于资本市场的稳定健康发展    

④是有限责任公司回报投资者的体现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上市公司现金分红,说明上市公司盈利,①选项不是现金分红的经济意义。上市公司是股份有限公司不是有限责任公司,故排除④。上市公司的现金分红是股票收益的组成部分,进行现金分红有利于资本市场的稳定健康发展,②③选项正确入选。故C选项入选。

24. 在“博鳌亚洲论坛2019年会”上,以技术领先著称的格力集团董事长董明珠表示,格力给员工分房涨薪,不是用这个条件让他们留下来,而是因为他们对这个企业做出贡献,应该给他们回报。这是一种大爱的文化,这才是未来制造业发展的重要之处。董明珠女士的话表明企业应

①诚信经营,战略定位准确

②承担责任,树立良好形象

③爱惜人才,重视技术创新

④共享发展,培育企业文化

A. ①② B. ②④ C. ①③ D. ③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企业经营的相关知识。给员工分房涨薪,不是用这个条件让他们留下来,而是因为他们对这个企业做出贡献,这是一种大爱的文化,这表明企业应积极承担责任,树立良好形象,也说明企业要坚持共享发展,培育企业文化,②④符合题意;题干强调企业要承担社会责任,不体现诚信经营,战略定位准确,也不体现重视技术创新,①③不合题意。本题选B。

25. 进入新时代的中国,人工智能正在引领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深刻变革。它不仅将优化产业结构、促进消费升级,还将在新型就业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在这样的新时代背景下,消费者和劳动者更应该

①更新消费观念,倡导超前消费

②做理智的消费者,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

③积极适应社会需求,坚持自主创业

④把握机遇,转变观念,坚持多种方式就业

A. ①③ B. ②④ C. ②③ D. ①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材料强调,人工智能正在引领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深刻变革,它不仅将优化产业结构、促进消费升级,还将在新型就业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可见,这说明在人工智能新时代背景下,消费者应该做理智的消费者,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劳动者应该把握机遇,转变观念,坚持多种方式就业,②④正确;应该更新消费观念,但不应该倡导超前消费,①错误。劳动者应该积极适应社会需求,但不一定要坚持自主创业,③太绝对,不选。故选B。

第II卷非选择题

26.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某班同学学习《经济生活》“多变的价格”知识,走访了本地农贸批发市场,从市场统计信息部了解到,2017年9月至10月份鸡蛋价格较去年同期明显上涨,平均价格达到每斤5.15元,而去年同期该市场鸡蛋平均批发是3.8—4.0元∕斤,仅一年时间,鸡蛋价格上涨超过25%。

同学们通过调查了解到,这一期间,恰逢中国传统的中秋和国庆“双节”,食品加工企业肉蛋采购量增加;另外,养鸡饲料价格尤其是玉米价格也有上涨;加之前期肉价上涨让很多居民选择用鸡蛋作为代替品,这也是推动鸡蛋价格上涨的原因之一。

请从同学们调查获得到的信息中,分析引起鸡蛋价格上涨的因素。

【答案】①价值决定价格。养鸡饲料价格的上涨即成本增加是促使鸡蛋价格上涨的根本原因。

②供求影响价格。市场需求增加是促使鸡蛋价格上涨的另一重要因素。

③消费者对既定商品的需求,不仅受该商品价格变动的影响,而且受相关商品价格变动的影响。鸡蛋和肉类互为替代品,肉类价格上涨间接带动了蛋价上涨。

【解析】

【详解】本题以相关调查活动为话题设置背景材料,从《经济生活》的角度设置相关问题,考查考生对影响价格的因素等有关知识点的掌握,着重考查考生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本题要求考生分析引起鸡蛋价格上涨的因素,属于原因类的解答题。解答时首先明确商品的价格由价值决定并受到供求关系的影响。供不应求时,价格上涨;供过于求时,价格下跌。然后可以从价值决定价格、供求影响价格两个方面回答,并注意结合材料进行分析即可。

点睛:考生一定要区分“供求影响价格”和“价值决定价格”两种不同说法。供求和价值都对价格产生影响,但它们的地位和作用又不相同。价值对价格是决定作用,是基础性的影响。供求对价格的影响作用,是常见的、多变的,不是基础性的影响。

2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7-2022年中国奢侈品市场前景调查及投资机会研究报告》如上图显示:2016年,中国奢侈品销售额达到4983亿元,占全球奢侈品销售额21%。在经历了2013-2015年的持续下滑后,奢侈品市场重回增长,奢侈品销售额较上年增长8.4%。

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全国城镇居民收入持续快速增长,消费水平不断提高,整体生活质量显著改善;特别是中国富人阶层增长迅速,高净值人群的规模在逐年扩大,是奢侈品购买者的中坚力量;以及年轻人对奢侈品牌青睐,采用信用卡支付已愈加普及。预计2018年中国奢侈品销售额将超5500亿元。

结合材料,分析我国奢侈品消费增长快的原因?

【答案】①从根本上说,是由于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②影响消费水平的主要因素是居民的收入,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

③中国富人阶层增长迅速,高净值人群的规模在逐年扩大,是奢侈品购消费增长的中坚力量。

④人们的消费行为受消费心理的影响。人们争相购买奢侈品受到了炫富心理、攀比心理、从众心理、求异心理的影响。

【解析】

【分析】

本题以我国奢侈品消费增长快为背景材料,考查经济生活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考查学生对课本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详解】此题考查影响消费水平的因素的有关知识,考查学生分析解读材料的能力。本题要求结合材料,分析我国奢侈品消费增长快的原因,属于原因类试题,解答此题要具体分析材料,获取有效信息。“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全国城镇居民收入持续快速增长,消费水平不断提高,整体生活质量显著改善”,这可以从经济发展和收入水平提高的角度分析;“特别是中国富人阶层增长迅速,高净值人群的规模在逐年扩大,是奢侈品购买者的中坚力量”这可以从不同的收入群体的角度分析;“年轻人对奢侈品牌青睐,采用信用卡支付已愈加普及”这表明人们的消费行为受消费心理的影响。

【点睛】提高主观题答题能力“四要素”:第一要素:审清主观题的设问,明确试题设问的限制性和规定性,确定答题范围,这是答题的关键。即通过阅读试题的背景材料及设问,确定命题者的考查意图,确保答题的大方向不错。第二要素:学会分析材料、围绕材料提示搜索相关知识点是答题的依据。分析材料,弄清材料的层次,就可以利用材料的暗示,搜索相关知识点组织答案。第三要素:熟练掌握和运用所学知识是解答主观题的基础。需要加强对知识点的归纳整理,使自己所掌握的知识点系统化、条理化,确保自己能够熟练运用相关知识点。第四要素:规范答题。要正确运用政治术语答题;注意多角度思考问题,确保答案的完整性。不要脱离材料、随意发挥、答非所问,防止出现理论和实际相脱离,即“两张皮”现象。

2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8年,全国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60533家,同比增长69.8%;实际使用外资1349.7亿美元,同比增长3%。2018年前三季度,流入专用设备制造业、通信设备和计算机制造业的FDI分别同比增长20%和50%,带动制造业利用外资同比增长13%。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投资法》规定:“保护外商投资者合法权益,规范外商投资管理,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国家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鼓励外国投资者依法在中国境内投资;国家实行高水平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政策,建立和完善外商投资促进机制,营造稳定、透明、可预期和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我国以立法的形式鼓励和促进外商投资的必要性。

【答案】外资是我国非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以立法形式鼓励和保护外商来华投资有利于完善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保障外资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公正公开参与市场竞争。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必然落后。以立法的形式鼓励和促进外商来华投资是我国顺应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客观要求,有利于展现我国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对外开放的决心。我国贯彻开放发展理念、实现内外联动、深度融入世界经济、立法保护外资经济是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体系的要求。我国完善外商投资促进机制、转变对外经济发展方式、完善开放型经济新体制能促使中国特色与世界规则相衔接。营造稳定、透明、可预期和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增强我国对外商投资的吸引力,提高利用外资的质量和效益。

【解析】

【分析】本题以国家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投资法支持外资经济发展为话题设置相关情境,从经济生活的知识角度设置相关问题,考查考生对相关知识的把握程度,同时考查考生对重大时政的认知水平,考查考生运用基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详解】本题要求考生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我国以立法的形式鼓励和促进外商来华投资的必要性。设问主体是国家,知识限定不明确,属于中观考查,考生结合材料和试题设问进一步确定知识角度。设问中有“外商来华投资”提示考生从外资经济角度寻找知识根据:外资经济的地位和作用、国家对非公有制经济的态度和政策。然后分析材料,解读材料信息:以立法的形式鼓励和保护外商来华投资,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建立和完善外商投资促进机制,营造稳定、透明、可预期和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把这些知识点结合材料分析作答,并阐述鼓励和促进外商来华投资的意义。

【点睛】非公有经济

构成:非公有制经济包括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

地位: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

作用:支撑经济发展,促进创新,扩大就业,增加税收,繁荣市场,提供服务,方便生活。

态度: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激发非公有制经济活力和创造力,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公平、公正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

2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就业是民生之本、对富之源、安国之策。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就业总量压力不减、结构性矛盾凸显,新的影响因素还在增加。2019年中央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明确将就业优先政策置于宏观政策层面,提出要正确把握宏观政策取向,加强政策协调配合,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稳增长是为保就业。我国实体经济税费负担仍然较重、民营和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尚未根本解决。现代职业教育发展滞后,职工技能还不能适应现代生产发展或转岗需求,高技能人才短缺。就业市场还存在着性别和身份歧视,各种不合理的行政审批就业准入还制约着社会主体的创新创业和新就业形态的发展。只有各方面多管齐下,重视就业、支持就业,才能实现稳定和扩大就业。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概述我国将就业优先政策置于宏观政策层面的理由,并说明我国政府如何让就业优先的政策落地以稳定和扩大就业。

【答案】理由:

①就业是民生之本,使劳动者获得生活来源,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②就业是财富之源,生产出社会所需要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

③就业是安国之策,关系着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

④各种影响就业因素的存在和发生,使就业的形势仍然严峻。

措施:

①实施更大规模的减税降费政策,着力缓解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为实体经济发展减负,为民营和小微企业发展助力,稳定经济增长以保障就业。

②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实施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培养更多满足社会需要的高技能人才,解决就业结构性矛盾。

③坚持市场调节就业,政府支持灵活就业、新就业形态的发展,促进平等就业,鼓励更多社会主体创新创业。

【解析】

【分析】本题以我国的就业方针和政策为话题设置相关情境,从《经济生活》模块设置相关问题,考查考生对就业意义,促进就业的措施等知识点的把握程度,着重考查学生提取和获取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论证和探究问题、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

【详解】本题要求考生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概述我国将就业优先政策置于宏观政策层面的理由,并说明我国政府如何让就业优先的政策落地以稳定和扩大就业。本题共有两小问。第一问题目类型原因类,要求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概述我国将就业优先政策置于宏观政策层面的理由。该问题知识范围经济生活,知识限定不明确,需要结合材料分析原因:材料中的“就业是民生之本、对富之源、安国之策”,说明可以从就业是民生之本、就业是财富之源、就业是安国之策的角度,概述我国将就业优先政策置于宏观政策层面的理由;材料中的“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就业总量压力不减、结构性矛盾凸显,新的影响因素还在增加”,说明可以从无关就业的形势仍然严峻的角度概述原因。第二问属于措施类主观题,知识范围为经济生活,要求说明我国政府如何让就业优先的政策落地以稳定和扩大就业。本题知识限定不明确,解答本题,需要通过审读材料进行知识定位。根据材料“稳增长是为保就业。我国实体经济税费负担仍然较重、民营和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尚未根本解决”,可以实施更大规模的减税降费政策,着力缓解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为实体经济发展减负,为民营和小微企业发展助力,稳定经济增长以保障就业;根据材料“现代职业教育发展滞后,职工技能还不能适应现代生产发展或转岗需求,高技能人才短缺”,可以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实施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培养更多满足社会需要的高技能人才,解决就业结构性矛盾;根据材料“就业市场还存在着性别和身份歧视,各种不合理的行政审批就业准入还制约着社会主体的创新创业和新就业形态的发展”,可以坚持市场调节就业,政府支持灵活就业、新就业形态的发展,促进平等就业,鼓励更多社会主体创新创业。

30. 2019年“双十一”已圆满落幕,天猫成交额为2684亿元,同比增长约25.7%,再度刷新商业记录。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相关知识,指出2019年“双十一”天猫成交额再创新高的驱动因素,并加以分析。

经济现象经济学原理及分析
双十一成交额再取佳绩,与政府减税降费、减少个人所得税有很大关联。(示例)收入。政府减少个人所得税,可以增加居民当前可支配收入,提升消费能力。 
天猫推出了“购物津贴”、“店铺优惠”、“凑单满减”、“预售定金”等各种优惠补贴政策。
不少消费者戏称“今天消费才说明最会过日子。”,但部分消费者纯粹是因为别人买,自己跟着买。
商家开发了直播带货、语音下单、AR试妆等新的互动销售方式,丰富了消费者的购物体验,激发了消费的热情。 

【答案】①价格影响消费,天猫推出的优惠补贴政策,降低了商品价格,增加消费。

②消费心理,消费者受求实心理、从众心理的影响,增加消费。

③生产,生产决定消费的方式、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商家开发的新的销售方式,丰富了消费者的购物体验,激发了消费的热情。

【解析】

【分析】本题以“双十一”消费为话题设置试题情境,以2019年“双十一”现象为材料,从《经济生活》的知识角度设置问题,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考查考生阅读材料分析材料、描述阐释事物、探究论证问题、调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详解】本题要求考生运用《经济生活》相关知识,指出2019年“双十一”天猫成交额再创新高的驱动因素,并加以分析。知识限定比较宽泛,属于中观考查。考生需结合试题情境与试题设问圈定答题的角度,试题设问指向是分析2019年“双十一”天猫成交额再创新高的原因,结合材料可以发现解答本题知识角度主要有:影响消费的因素、生产与消费的关系。考生运用这些知识要点结合材料分析,形成答案要点。

①消费现象:天猫推出了“购物津贴”、“店铺优惠”、“凑单满减”、“预售定金”等各种优惠补贴政策。“购物津贴”、“店铺优惠”、“凑单满减”、“预售定金”,这些均指向物价,考生联想主干知识:价格影响消费。结合主干知识与试题材料分析:天猫推出的优惠补贴政策,降低了商品价格,增加消费。

②消费现象:不少消费者戏称“今天消费才说明最会过日子。”,但部分消费者纯粹是因为别人买,自己跟着买。分析此现象,可知是消费心理导致的,联想主干知识:消费心理影响消费。结合主干知识与试题材料分析:消费者受求实心理、从众心理的影响,增加消费。

③消费现象:商家开发了直播带货、语音下单、AR试妆等新的互动销售方式,丰富了消费者的购物体验,激发了消费的热情。“直播带货、语音下单、AR试妆”属于经营方式,联想主干知识:生产决定消费,生产决定消费的方式、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结合主干知识与试题材料分析:商家开发的新的销售方式,丰富了消费者的购物体验,激发了消费的热情。考生将这样的思路仿效“经济学原理及分析”的示例分析作答。

【点睛】本题属于分析说明题。回答分析说明类问题,主要按以下思路进行:第一步,分析材料(本题材料以经济现象呈现),把握主题,联想相关知识(本题要根据三个经济现象联想知识角度)。第二步,围绕主题,回归教材,确认知识。以试题反映出的问题为中心与教材联系,找出材料与教材的“结合点”。第三步,紧扣题意,合理作答。通常,我们只要将教材中的基本原理与材料一一对应,用理论分析材料即可。

通过ewsedu

八 年 级 生 物

2020-2021学年度王浩屯中学第二学期期末模拟考试(1)

八 年 级 生 物

  • 选择题:

1.“进化树”(如图)简明地表示了生物的进化历程和亲缘关系,以下说法错误的( )

A.A 代表原始生命,它生活在原始海洋中

B.A 由于营养方式不同,进化成代表不同生物类群的两大主干,其分类单位是界

C.鸟类和哺乳类都是由B 古代爬行类进化来的,C 与蕨类植物的区别是用种子繁殖

D.从进化树中可以看出,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由小体型到大体型,由水生到陆生,由低等到高等。

2.如图表示几类哺乳动物的起源情况,对此图的分析正确的是(  )

A. 原始哺乳动物为适应不同的环境而进化为现存各类哺乳动物

B. 现存各类哺乳动物的出现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C. 生物通过定向的变异适应变化的环境

D. 在现存条件下,原始哺乳动物也可进化为现代哺乳动物

3.20世纪40年代以来,开始使用青霉素等抗生素治疗一些细菌感染及炎症,颇见成效.随着使用时间的推移,效果逐渐下降.于是人类又不断开发新的抗生素,但都是开始有效,以后越来越差,这种现象的产生是由于(  )

A.抗生素的生产质量越来越差
B. 致病微生物会自然产生抵抗抗生素的变异
C. 致病微生物产生并遗传下来抵抗抗生素的变异
D. 抗生素选择了致病微生物中能抵抗该抗生素的变异

4.生活在非洲地区的人种多是尼格罗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非洲经济不发达,与尼格罗人进化程度低有直接的关系
B. 尼格罗人与其他种族的人有共同的原始祖先
C. 生活在非洲的尼格罗人皮肤黑是对当地环境的适应性表现
D. 不同种族的人没有高低贵贱之分

5.2018年3月30日,广东科学家领衔的国际研究团队首次将人突变的亨廷顿基因导入猪的DNA中,培育出患“享廷顿舞蹈病”的猪。这项成果会促进针对阿尔茨海默病、帕金森症等神经退行性疾病的新药研发进程,最终造福于人类。患“亨廷顿舞蹈病”猪的培育,运用的生物技术是(  )

A. 仿生技术 B. 转基因技术 C. 组织培养技术 D. 传统生物技术

6.用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观点判断,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A.为了适应污染的环境,桦尺蛾的体色由浅色变成深色

B.昆虫的保护色和食虫鸟锐利的目光是它们长期相互选择的结果

C.长颈鹿经常努力伸长颈去吃高处的树叶,因此颈变得很长

D.北极熊生活在冰天雪地的环境里,它们的身体就产生了白色变异

7.观察下面三幅图,其所运用的生物技术对应正确的一项是(  )

A. ①-组织培养②-克隆技术③-转基因技术
B. ①-无土栽培②-克隆技术③-组织培养
C. ①-组织培养②-转基因技术③-人工诱变
D. ①-无土栽培②-人工诱变③-克隆技术

8.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越多,食物链和食物网越复杂,其自我调节能力越强。下列生态系统中,自我调节能力最强的是( )

A.热带雨林    B.弦歌湖公园     C.万亩盐碱生态系统   D.辣椒种植基地

9.如图表示的是某一生态系统中A、B两种生物之间的关系,如果A表示的是一种狐的数量变化,那么B表示的是哪种生物的数量变化(  )
A. 捕食狐的一种生物     B. 与狐有共生关系的一种生物
C. 被狐捕食的一种生物 D. 与狐有竞争关系的一种生物

10.下列关于生命及人类起源和进化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人类进化历程中,最关键的阶段是直立人           B.能否直立行走是人猿分界的重要标准

C.家鸽的形成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自然环境   D.原始生命是由非生命物质进化而来的

11.大明湖是济南三大名胜之一,是泉城重要风景名胜和开放窗口,素有“泉城明珠”之美誉。近 几年来,济南市十分注重大明湖生态环境的建设和保护,如今大明湖水生植物、浮游生物丰富, 湖岸植被茂盛,鸟类日益增多。这体现了( )

A.遗传的多样性    B.物种的多样性     C.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D.个体数量的多样性

12.深圳国家基因库是世界上最大的综合基因库,于 2016 年 9 月 23 日在深圳大鹏湾畔揭幕,宣告正式运营。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每一个生物个体都是一个十分丰富的基因库           B.物种的多样性实质上是遗传的多样性

C.即使是同种生物,不同个体之间的基因也不完全相同   D.我国是世界上遗传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

13. 如图是某生态系统食物网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该食物网中共有5条食物链    B. 图中最高等的动物是猫头鹰
C. 不同食物链中,猫头鹰的营养级不同
D. 若该生态系统受到重金属汞污染,则图中蛇体内汞的含量最高

14.我国科学家将产奶量高的纯种奶牛体细胞的细胞核,与移去细胞核的普通奶牛卵细胞融合, 构建一个全新的细胞。将这个细胞培养成胚胎,移入代孕母牛体内完成发育,培育出优质高产奶牛,科学家利用的这项生物技术是( )

A.克隆技术     B.发酵技术    C.转基因技术      D.组织培养技术

15.下图表示某生态系统能量流动情况(单位:千焦),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甲的个体数量一定多于乙的个体数量           

B.甲固定的太阳能等于乙、丙的能量之和

C.乙具有的能量越多,则丙获得的能量越少       

D.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 15%

16.下列是制作酸奶的几个步骤,正确的操作顺序依次是(  )
①将牛奶煮沸后降温至40℃左右   ②放到30℃左右的地方约4小时   ③往牛奶中倒入少量含乳酸菌的酸奶   ④密封瓶口。

A. ①②③④   B. ③①②④      C. ①③④②  D. ③②①④

17.对下图解释错误的是( )

A.此图反映了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

B.正常情况下,草原植被数量应多于鼠类

C.生态系统各种生物之间存在着相互制约的关系

D.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维持在不变的状态

18“一山不容二虎”这一谚语,用生物学观点可以理解为(  )

A. 虎性情孤独,不群居        B. 身体强壮的虎以身体弱小的虎为食
C. 虎所需的生活空间很大      D. 虎所处的营养级高,获得的能量少,个体数量就少

19.李真在J家时,经常帮妈妈做馒头、制酸奶、腌制泡菜等家务。下面是几点收获, 你不认同的( )

A.发面的时候不能用开水溶化酵母       B.制酸奶之前要将器皿加热煮沸

C.腌制泡菜要将坛子密封               D.三种食品都是利用了细菌发酵的原理

20.《中国环境状况公报(2010)》公布,我国已查明的高等植物有34984种,脊椎动物有6445种,真菌1万多种。这体现了我国生物多样性中(  )

A. 生物种类的多样性       B. 基因的多样性      C. 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D. 环境的多样性

二、非选择题:

21. 美国学者米勒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实验中首先把水加入装置B中,抽出空气,在装置A内加入某些气体成分,然后把B内的水煮沸产生水蒸气,钨电极连续火花放电一周。分析回答:)

(1)米勒在图中所示的装置A中泵入了甲烷、氨、氢水蒸气等气体,模拟了            的成分,其特点是成分中没有游离的      

(2)装置A中的火花放电模拟的是原始地球条件下的               现象。

(3)对装置C处取得样品中的沉淀物进行检验,发现有                 生成。装置C内的液体模拟的是       。

(4)米勒模拟原始地球条件和大气成分的实验,得出的结论是:在原始地球的条件下      

                               ,是完全可能的. 

22.根据生物进化的大致历程(进化树),请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生物生活环境的变化可以看出生物进化的趋势是从                    。
(2)较早出现的藻类植物结构简单,没有______的分化,苔藓植物的茎中没有______,而较晚出现的裸子植物和种子植物结构复杂,有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六大器官的分化。从生物体的结构组成可以看出生物进化的趋势是从                      。
(3)______是研究生物进化非常重要的证据。研究发现,在古老的地层中只有低等生物出现,而高等生物则出现在较晚近的地层中。从这一研究结果可以看出生物进化的趋势是从                      。
(4)生物之所以能不断地进化,是                 的结果。

23.近几年,我国西部的一些地区由于急于发展,过度开采资源,超载放牧,使得草原植被遭到破坏,生物多样性锐减,引起了生态环境的急剧恶化。现在,如何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已成为中西部地区面临的最紧迫、最现实的问题。如图是一个草原生态系统的食物网简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若要构成完整的草原生态系统,除了图中所示成分以外,还应添加的生物成分是             。

(2)在该食物网中共包含  条食物链,其中属于三级消费者的生物有                。

(3)该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特点是                        ;若消耗等量的牧草,则鹰获得能量最 多的食物链是                        。

(4)                        是草原生态系统的主要功能,它们将草原生态系统的各种成分联系成了一个统一的整体。

(5)草原生态系统由于超载放牧、鼠害、虫害的影响而出现荒漠化,从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看, 这种现象属于生物       环境.草原的荒漠化告诫我们,在生产生活中一定要遵循自然规律,充分发挥生态系统的             能力,维持生态平衡,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6)草原生态系统与森林相比,稳定性较差的原因是                                            。

24.“碳中和”是指企业、团体或个人测算在一定时间内直接或间接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总量,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以抵消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实现二氧化碳”零排放”。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建设“美丽中国”,中国向国内外展示了助推生态文明建设的决心和目标:2020 年 9 月 22 日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中国承诺在 2030 年前实现碳排放达峰、2060 年前努力实现碳中和,广泛拥有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如图为某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示意图,其中甲—戊代表生物。请回答:

(1)该生态系统中最基本、最关键的生物成分是图中的       (填生物代号);它能够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产生氧气,维持生物圈的         平衡。

(2)请表示出该生态系统中生物之间的食物联系(食物链)          。在该食物链中,碳主要以        的形式进行传递。碳在无机环境和生物群落间是以          形式循环的。

(3)若该图为农田生态系统的一部分,如果我们把农作物秸秆当燃料烧掉,不但污染了大气, 也浪费了能量;我们可以用秸秆做饲料喂牲畜,让牲畜的粪便进入沼气池,再将发酵产生的沼气作燃料,沼气池中的沼渣做肥料,就能实现对能量的            ,从而大大提高                     。

(3)若该生态系统受到重金属污染,则体内重金属浓度最大的生物是图中的         。

(4)请运用你学过的生物学知识你将如何完成你自己的“碳中和”目标?                             

25. 如图是吉林大学农学院奶牛繁育基地成功培育携带外源赖氨酸基因的克隆奶牛的过程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a表示     过程,经过b过程形成的胎儿在     孕育成长,直至出生。

(2)雌牛B是黑色、雄牛A是黄色、奶牛C是黑白相间,雌牛D是黄白相间,奶牛E是黑色的那么奶牛F的毛色一定是         ,原因是                      。

(3)若控制赖氨酸合成的基因被成功转入并在奶牛F中得到表达,说明            。

(4)若控制赖氨酸合成的基因被成功转入并在奶牛F中得到表达,这种变异能不能遗传给后代?     ,这属于     变异。

(5)谈谈转基因技术在人类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

通过ewsedu

2021年化学中考押题卷 04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a-23   S-32  Cl-35.5 Ca-40

第Ⅰ卷  (选择题  共40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下列过程中,只发生物理变化的是(  )

A.       B.      C.      D.

【答案】B

【解析】A、青铜器的制造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A选项不正确,不符合题意;

B、玉器的雕刻,只是物质状态的变化,属于物理变化,B选项正确,符合题意;

C、橡胶轮胎的合成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C选项不正确,不符合题意;

D、葡萄酒的酿造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D选项不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B。

2、下列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  )

A.加热液体 B.添加液体

C.取用固体粉末 D.塞紧胶塞

【答案】C

【解析】A、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试管里的液体,且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图中试管夹应夹在试管的中上部,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B、向试管中倾倒液体药品时,瓶塞要倒放,标签要对准手心,瓶口紧挨;图中瓶口没有紧挨、标签没有向着手心,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C、取用粉末状药品,试管横放,用药匙或纸槽把药品送到试管底部,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D、把橡皮塞慢慢转动着塞进试管口,切不可把试管放在桌上在使劲塞进塞子,以免压破试管,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故选C。

3、臭氧(O3)能吸收大部分紫外线,保护地球生物,它属于(    )

A. 非金属单质      B. 金属单质      C. 氧化物     D. 混合物

【答案】A

【解析】A、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单质,臭氧属于非金属单质,故选项正确;

B、臭氧属于非金属单质,不是金属单质,故选项错误;

C、氧化物是指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故选项错误;

D、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故选项错误。

故选A。

4、液化石油气(LPG)可压缩存在钢瓶中的原因是(  )

A. 分子由原子构成       B. 分子的质量很小

C. 分子在不断运动        D. 分子之间有间隔

【答案】D

【解析】液化石油气(LPG)可压缩存在钢瓶中是因为构成液化石油气的分子之间有间隔,且气态物质分子之间的间隔较大,在加压后分子之间的间隔减小,体积也就减小;加压后体积减小与分子由原子构成的、分子的质量很小、分子在不断运动无关。故选D。

5、笑气(N2O)是人类最早应用于医疗的麻醉剂之一,其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    )

A.+4        B.-3       C.+1      D.+2

【答案】C

【解析】在N2O中,O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设N元素的化合价为x,根据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则x×2+(-2)=0,解得x=+1,故选C。

6、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将少量高锰酸钾放入装有汽油的试管中,振荡,得到紫红色溶液

B.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生成二氧化硫气体

C.打开盛有浓盐酸的试剂瓶瓶盖,瓶口上方出现白雾

D.硝酸铵固体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

【答案】C

【解析】A、高锰酸钾不溶于汽油,振荡不能得到紫红色溶液,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B、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是实验现象,生成二氧化硫气体是实验结论,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C、打开盛有浓盐酸的试剂瓶瓶盖,挥发出的氯化氢气体能和空气中的水蒸气结合生成盐酸小液滴,在瓶口上方出现白雾,该选项说法正确;

D、硝酸铵固体溶于水吸热,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故选:C。

7、下列不属于合成材料的是(    )

A.聚氯乙烯       B.合成橡胶       C.涤纶       D.蚕丝

【答案】D

【解析】A、聚氯乙烯属于合成材料,故A正确;    

B、合成橡胶属于合成材料,故B正确;    

C、涤纶属于合成材料,故C正确;    

D、蚕丝是天然纤维,不是人工合成的,所以不属于合成材料,故D不正确。故选D。

8、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高钙豆奶粉中的“钙”指的是单质

B.化学反应伴随着能量变化,燃料燃烧时一定放出热量

C.洗涤剂能洗掉餐具上的油污,因为洗涤剂能溶解油污形成溶液

D.金刚石、石墨和C60都是由碳原子构成的单质,它们的结构不同但性质相同

【答案】B

【解析】A、食品、药品、营养品、矿泉水等物质中的“钙”等不是强调以单质、分子、原子等形式存在,而是指元素,通常用元素及其所占质量(质量分数)来描述,高钙豆奶粉中的“钙”指的是钙元素,故选项不正确;

B、化学反应都伴随着能量变化,表现为放热或吸热,但燃料燃烧时一定放出热量,故选项正确;

C、洗涤剂能洗掉餐具上的油污,是因为洗涤剂能乳化油污,将油污分散成无数细小的液滴,不聚成大的油污,随水流走,故选项不正确;

D、金刚石、石墨和C60都是由碳原子构成的单质,金刚石是正八面体结构,石墨是片状结构,C60又称足球烯,结构形状像足球,不同的结构导致它们的物理性质有很大差异,但化学性质相似,故选项不正确;

故选B。

9、 以下是四种微粒的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各微粒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 ①的化学性质比较稳定 B. ③④属于同种元素

C. ④是一种阴离子 D. ②容易得到电子

【答案】C

【解析】A.①的最外层电子数为8,化学性质比较稳定,选项A正确;

B.元素是质子数(即核电荷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决定元素种类的是质子数(即核电荷数),③④的质子数相同,属于同种元素,选项B正确;

C.④质子数=11,核外电子数=10,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阳离子,选项C错误;

D.②的最外层电子数是7,大于4,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1个电子而形成阴离子,选项D正确。故选C。

10、1800年,人类电解水获得成功。某同学利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该实验时,发现左、右两侧试管内气体体积比略大于2: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已知:①相同条件下,气体的体积比等于气体的分子个数比;

②常温常压时,1L水可溶解0.031L O2、0.57L O3

A.水在通电时能发生化合反应

B.实验中若加入少量NaOH溶液,则导电性增强

C.从实验结果可以确定,相同条件下,H2在水中的溶解度比O2的小

D.若右侧试管内产生少量O3,也会使左右两侧试管内气体体积比略大于2:1

【答案】A

【解析】A、水在通电时由一种物质生成了两种物质,能发生分解反应,故A说法错误;

B、由于NaOH在水中能解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实验中若加入少量NaOH溶液,则导电性增强,故B说法正确。

C、从实验结果可以确定,相同条件下,H2在水中的溶解度比O2的小,故C说法正确。

D、若右侧试管内产生少量O3,会减少O2的生成,也会使左右两侧试管内气体体积比略大于2:1,故D说法正确。

故选:A。

11、为建设“美丽中国”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电动汽车替代燃油汽车可减少大气污染

B.工业废水直接灌溉农田可节约用水

C.推广使用太阳能、风能,有利于缓解“温室效应”

D.新型化学电池取代干电池  可减少重金属污染

【答案】B

【解析】A、电动汽车替代燃油汽车可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减少大气污染,故A正确;

B、工业废水直接灌溉农田会造成污染,故B错误;

C、推广使用太阳能、风能,可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有利于缓解“温室效应”,故C正确;

D、新型化学电池取代干电池,可减少重金属污染,故D正确。故选B。

12、如图是用红磷燃烧法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的装置图,有关此实验的结论与分析错误的是(  )

A.此实验证明,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

B.此实验证明,反应后组气瓶内剩余的气体,既不易溶于水,也不支持燃烧

C.该实验中的红磷还可以用硫来代替

D.若该实验没有达到预期目的,可能的原因之一是装置气密性不好造成的

【答案】C

【解析】A.通过此实验可知空气中氧气所占体积分数的,故正确;

B.由红磷的熄灭,说明了氮气不燃烧、不支持燃烧;由冷却,打开弹簧夹,烧杯中的水倒流进集气瓶中,液面上升到一定高度不再上升.说明了氮气的溶解性是难溶于水,故正确;

C.因红磷与氧气反应生成物为气体,不能用于该实验,故错误;

D.如果装置漏气时,测定的结果偏小,达不到实验的目的,所以该实验成败的关键之一是装置气密性好,故正确。

故选C。

13、甲、乙两种固体(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t1℃时,甲、乙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B.乙中含有少量甲时,可用降温结晶法提纯乙

 C.t2℃时,将50g甲加入50g水中,可得到100g溶液

 D.t2℃时的甲、乙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t1℃时,析出晶体的质量甲大于乙

【答案】A

【解析】根据溶解度曲线判断t1℃时,甲、乙的溶解度相等,甲、乙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都等于,A项正确;甲的溶解度比乙受温度影响大,乙中含有少量甲时,可用蒸发结晶法提纯乙,B项错误;t2℃时,甲的溶解度是80g,将50g甲加入50g水中,可得到90g溶液,C项错误;t2℃时相同质量的甲、乙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t1℃时,析出晶体的质量甲大于乙,D项错误。故选A。

14、下列有关碳和碳的氧化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C60是一种新型化合物

B. 利用活性炭的吸附性,可以淡化海水

C. 二氧化碳不能供给呼吸,但可以作为植物的气体肥料

D. 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碳的单质,两者碳原子排列方式相同

【答案】C

【解析】A、C60是单质,不是化合物,故A错误;

B、活性炭只能吸附色素和异味及部分可溶性杂质,不能淡化海水,故B错误;

C、二氧化碳不能供给呼吸,二氧化碳参与植物的光全作用,可以作为植物的气体肥料,故C正确;

D、金刚石和石墨是不同的单质,两者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故D错误。故选C。

15、下列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

A.二个氮分子—-2N          B.氦气—-He2

C.二硫化碳—CS2             D.锌离子—Zn+2

【答案】C

【解析】A、由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在其分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则二个氮分子可表示为:2N2,故A错误;

B、氦气是稀有气体,用元素符号表示其化学式,氦气的化学式为He。故B错误;

C、二硫化碳的化学式为CS2,故C正确;

D、由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锌离子可表示为:Zn2+,故选D错误。故选C。

16、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和对反应类型的判断,都正确的是(  )

A.4Fe+3O22Fe2O3    化合反应

B.Cu+2AgCl=2Ag+CuCl2    置换反应

C.SiO2+3CSiC+2CO↑    置换反应

D.BaCO3+2HCl=BaCl2+H2O+CO2↑    复分解反应

【答案】D

【解析】A.铁在氧气中燃烧的生成物是四氧化三铁,而不是氧化铁,正确的化学方程式为3Fe+2O2Fe3O4,故错误;

B.氯化银是一种难溶性的盐,所以铜不能置换出氯化银中的银,故错误;

C.该反应的生成物是两种化合物,所以该反应不属于置换反应,故错误;

D.碳酸钡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钡、水和二氧化碳,该反应是由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了两种新的化合物,故正确。

故选D。

17、如图是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反应后硫元素化合价升高 B.生成物均为氧化物

C.反应后分子总数减少     D.参加反应的甲、乙分子个数比为1:2

【答案】D

【解析】由微观反应示意图可知,该反应是由硫化氢与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硫和水,方程式为:2H2S+3O22SO2+2H2O。

A.由方程式和化合价原则可知,硫元素由﹣2价变为+4价,反应后硫元素化合价升高,故正确;

B.生成物是二氧化硫和水,均为氧化物,故正确;

C.由化学方程式可知,每5个分子变化成了4个分子,反应后分子总数减少,故正确;

D.由化学方程式可知,参加反应的甲、乙分子个数比为2:3,故不正确。

故选:D。

18、钢铁厂会利用焦炭产生的还原性气体来炼铁,某同学用此原理按如图装置进行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该实验不需要增加尾气处理装置

B. 该实验应先通入一段时间的CO验纯后再加热

C. NaOH溶液可以检验气体产物

D. 反应结束后,含有未反应的Fe2O3固体,可以采用加入盐酸的方法来提纯铁

【答案】B

【解析】A、一氧化碳有毒,直接排放到空气中会污染环境,装置末端处需要添加尾气处理装置,故选项错误;

B、因为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如果玻璃管中有空气,在加热的情况下可能引起爆炸,故实验开始要先通入一氧化碳至空气排完,再加热药品,故选项正确;

C、氢氧化钙溶液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白色沉淀和水,能够吸收但因为没有明显现象,不能检验二氧化碳,所以可以用Ca(OH)2溶液来检验产生的CO2气体,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气体产物为二氧化碳,故选项错误;

D、盐酸不但与铁反应,也能与氧化铁反应,所以不能加入盐酸并过滤的方法得到铁,故选项错误。故选B。

19、“观音素麻花“是四川遂宁特产,因其“香酥、嘎嘣脆”深受八方游客喜爱!主要采用优质面粉和小磨香油(含油酸,化学式为C18H34O2)等制成。下列关于油酸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油酸中含有氧分子

B.油酸属于有机物

C.1个油酸分子由18个碳原子、34个氢原子和2个氧原子构成

D.油酸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答案】A

【解析】A、油酸(化学式C18H34O2)中含有油酸(化学式C18H34O2)分子而不含氧分子。错误;

B、油酸(化学式C18H34O2)是含碳化合物且具有有机物的性质,所以属于有机物。正确;

C、根据油酸的化学式C18H34O2可知,1个油酸分子由18个碳原子、34个氢原子和2个氧原子构成。正确;

D、油酸(化学式C18H34O2)中碳氢氧质量比为(12×18):(1×34):(16×2)=216:34:32,所以油酸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正确;

故选:A。

20、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下列实验:将①中溶液滴入②中,预测的现象与实际不相符的是(  )

选项①中物质②中物质预测②中的现象
A稀盐酸碳酸钙产生气泡
B浓硫酸氧化铁产生气泡
C氯化钡溶液硫酸钾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D氢氧化钠溶液硫酸铜溶液产生蓝色沉淀
A.AB.BC.CD.D

【答案】B

【解析】A、稀盐酸和碳酸钙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有气泡产生,故正确; B、浓硫酸和氧化铁反应生成硫酸铁和水,没有产生气泡,故错误; C、氯化钡和硫酸钾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氯化钾,有白色沉淀生成,故正确 D、硫酸铜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钠,有蓝色沉淀生成,故正确; 故选:B。

卷  (非选择题  共60分)

二、填空(每个化学方程式2分,其它每空1分,共24分)

21、(6分)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

(1)每100g巧克力中营养成分的含量如表

 蛋白质/g脂肪/g 糖类/g 矿物质/mg 维生素B/mg维生素C/mg 总能量/千焦
 钙
 532515041200.22142

①表中2142千焦能量全部来自糖类吗?    (填“是”或“不是”),葡萄糖(C6H12O6)完全烧焦后得到黑色物质,说明葡萄糖含  元素(填元素符号)。

②摄入    元素不足,会导致骨骼疏松,易得佝偻病,铁、磷元素中属于人体必需微量元素的是     。

③补充维生素C,选择  为宜。(填序号)

a.猪肉      b.青菜       c.纯净水

④合理的膳食有利于人体健康。下列食品中富含维生素的是_____(填字母序号)。

A 馒头         B 鸡蛋        C 黄瓜      D 豆油

【答案】(1)①不是;C;②钙;铁;③b;④C

【解析】(1)①糖类、油脂与蛋白质是人体的三大供能物质,所以表中2142千焦能量来自于糖类、油脂与蛋白质;葡萄糖(C6H12O6)中含有碳元素,所以完全烧焦后得到黑色物质;故填:不是;C;

②老年人缺钙易患骨质疏松症,青少年和幼儿缺钙易患佝偻病;铁属于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磷属于人体所需的常量元素;故填:钙;铁;

③蔬菜与水果中富含维生素C;故填:b;

④A、馒头富含糖类;B、鸡蛋富含蛋白质;C、黄瓜富含维生素;D、豆油富含油脂。故选C;

22、(4分)水是宝贵的自然资源,日常生活、工农业生产和科学实验都离不开水。

(1)下图中的海水属于__________(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2)如下图所示,利用海水提取粗盐的过程中,析出晶体后的母液是氯化钠的__________(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3)河水是重要的陆地淡水资源,经处理后可用作城市生活用水,自来水厂净水的过程中不包括下列哪种净水方法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沉淀    B过滤    C蒸馏    D吸附

(4)生活中,人们常用__________来检验水样品是硬水还是软水。

【答案】(1).混合物;(2).饱和;(3).C;(4).肥皂水

【解析】(1)海水中含有水、氯化钠等,属于混合物;

(2)析出晶体后的母液,不能再溶解氯化钠,为氯化钠的饱和溶液.

(3)生产自来水时使用的净水方法有沉淀、过滤、投药消毒、吸附,不包括蒸馏。故选C。

(4)区分硬水和软水的方法是:用肥皂水,加入肥皂水,泡沫多的是软水,泡沫少的是硬水。

23、(4分)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如图是元素周期表中的一部分,请回答下列问题:

(1)表中,①所示元素的名称是       ,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的化学式     。

(2)X2﹣与Ar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则X的元素符号是    ,它处在元素周期表中第    周期;

(3)元素周期表中同族和同周期元素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和变化规律,同族元素化学性质相似的原因是                    相同。

【答案】(1)氮元素;H2O。

(2)S;三。

(3)最外层电子数。

【解析】(1)表中,①所示元素的名称是氮元素,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是H2O。

故填:氮元素;H2O。

(2)X2﹣与Ar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说明X元素核外电子数是16,则X元素是硫元素,元素符号是S,硫元素核外电子层数是3,处在元素周期表中第三周期。

故填:S;三。

(3)元素周期表中同族和同周期元素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和变化规律,同族元素化学性质相似的原因是最外层电子数相同。

故填:最外层电子数。

24、(5分)化学使世界变得绚丽多彩.如图是物质之间发生化学反应的颜色变化。

(1)请你在编号②、③处各填入一种物质.②是       ;③是       ;

(2)根据图可以总结出稀硫酸的五个化学性质.请你写出编号①稀硫酸的化学性质    。

(3)若编号④的物质是盐.请你写出符合编号④的一个化学方程式:                 。

【答案】(1)铁(或Fe);氧化铜(或CuO);

(2)硫酸可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3)BaCl2+H2SO4=BaSO4↓+2HCl(合理均可)

【解析】(1)含有亚铁离子的溶液显浅绿色,所以稀硫酸是与铁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含有铜离子的溶液显蓝色,所以硫酸水与氧化物氧化铜反应生成硫酸铜溶液;

(2)根据稀硫酸加入指示剂后变红,说明是在稀硫酸中滴加石蕊,从而说明了硫酸可使石蕊变红;

(3)硫酸可与氯化钡溶液或硝酸钡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对应的酸,与氯化钡反应的方程式是:BaCl2+H2SO4=BaSO4↓+2HCl,该反应是由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属于复分解反应;

25、(5分)能源与环境是社会关注的焦点。如图是某太阳能电池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所标物质,含有的金属元素是______(填1种即可),含有的有机合成材料是______。
(2)太阳能电池中多处使用合金,合金与纯金属相比,有许多优良性能,如:______(写出1条即可)。
(3)铜暴露在潮湿的空气中会生锈。即生成铜绿[Cu2(OH)2CO3],这是铜与O2、H2O、______(填化学式)反应的产物。
(4)推广使用太阳能电池的意义是______(写出1点即可)。

【答案】(1)铜(或铝); 塑料;
(2)抗腐蚀性好(合理即可);
(3)CO2
(4)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合理即可)。

【解析】(1)金属元素名称一般有“钅”字旁,含有的金属元素是铜、铝;塑料属于三大合成材料之一。
(2)太阳能电池中多处使用合金,合金与纯金属相比,有许多优良性能,如硬度大,抗腐蚀性好等。
(3)由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生成铜绿[Cu2(OH)2CO3],铜绿中含有碳元素,空气中含有碳元素的气体是二氧化碳,这是铜与O2、H2O、CO2反应的产物。
(4)推广使用太阳能电池,能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合理即可)。
、简答题(每个化学方程式2分,其它每空1分,共10分)

26、(5分)A~H表示初中化学常见物质,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已略去)。已知常温下的A和E为红色固体,H和D为气体。

 请回答下列问题:(1)G的化学式为        。

(2)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                         。

(3)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                           。

【答案】(1)CuO   (2)3CO+Fe2O3=====(高温)2Fe+3CO2 (3)CO2+Ca(OH)2===CaCO3↓+H2O(或CO2+2NaOH===Na2CO3+H2O合理即可)

【解析】根据常温下的A和E为红色固体,H和D为气体和转化关系图判断A 为Fe2O3,E为Cu,B为CO,C为Fe,D为CO2,F为H2O,H为H2,G为CuO。(1)G的化学式为CuO;(2)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3CO+Fe2O3=====(高温)2Fe+3CO2;(3)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CO2+Ca(OH)2===CaCO3↓+H2O(或CO2+2NaOH===Na2CO3+H2O合理即可);

27、(5分)孔雀石主要成分为Cu2(OH)2CO3,还含有少量Fe2O3、SiO2(难溶于水,不与酸反应)等杂质。某学习小组探究孔雀石综合利用的流程如下: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操作1、操作2均为______操作,此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和引流。

(2)C中的溶质有:H2SO4、Fe2(SO4)3和_____(填化学式)。

(3)写出红褐色沉淀溶于稀硫酸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过滤、搅拌;(2).CuSO4;(3).

【解析】(1)操作1、操作2均为实现了固体和液体的分离,均为过滤;爱过滤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搅拌和引流;

(2)Cu2(OH)2CO3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水和二氧化碳,氧化铁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铁和水,硫酸过量,所以C中的溶质有:H2SO4、Fe2(SO4)3和CuSO4

(3)因溶液C中有Fe2(SO4)3,所以红褐色沉淀为氢氧化铁,氢氧化铁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铁和水,反应方程式为:

、实验探究(每个化学方程式2分,其它每空1分,共14分)

28、(6分)某实验小组利用如图实验装置探究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请根据实验装置和实验内容,回答下面问题:

①探究二氧化碳与碱反应时,将装置A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通入装置D未出现浑浊,原因是                       ;可将二氧化碳先通过装置  ,再通入装置D,理由

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②探究二氧化碳与水反应时,实验分两步进行:首先将二氧化碳通过石蕊溶液浸泡的干燥纸花,再将二氧化碳通过石蕊溶液浸泡的湿润纸花,这样做的目的是                                   ;结合上面实验,装置正确的连接顺序是      (填序号)

【答案】①二氧化碳气体中混有氯化氢气体;C;HCl+NaHCO3=NaCl+H2O+CO2↑;

②通过对比实验,证明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能使紫色变红色;ACBE;

【解析】(1)①将装置A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通入装置D未出现浑浊,原因是:二氧化碳气体中混有氯化氢气体,可将二氧化碳先通过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因为氯化氢气体和碳酸氢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和二氧化碳故填HCl+NaHCO3=NaCl+H2O+CO2↑;

②首先将二氧化碳通过石蕊溶液浸泡的干燥纸花,再将二氧化碳通过石蕊溶液浸泡的湿润纸花,这样做的目的是:通过对比实验,证明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能使紫色变红色;结合上面实验,装置正确的连接顺序是:ACBE;

29、(8分)有位化学教师在实验室取用生石灰时,发现装满生石灰的塑料试剂瓶已经膨胀破裂(如图)。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该老师的指导下,对该生石灰样品开展了以下探究活动。

【提出问题】生石灰样品的成分是什么?

【作出猜想】生石灰样品的成分可能是CaO、Ca(OH)2和CaCO3中的一种或几种。

【实验探究】小华同学设计如下实验进行探究。

实验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取样品于烧杯中,加水溶解,用手触摸烧杯壁。烧杯壁发热         
将①中液体过滤,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入      。溶液变红有Ca(OH)2
取②中的少许滤渣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少量稀盐酸。          无CaCO3

【交流讨论】

(1)同学们经过讨论,发现通过实验②不能得出样品中一定含有Ca(OH)2,理由是                。

(2)小红同学提出实验③结论也不正确。他改进实验③,并通过实验证明生石灰样品中含有碳酸钙,他改进实验③的操作内容是                                          。

(3)通过小组合作,最后得出样品中肯定含有CaO和CaCO3,可能含有Ca(OH)2。请写出生成CaCO3的化学方程式                            。

【反思应用】

(1)生石灰要________保存。

(2)设计和分析实验时,要充分考虑反应物的量和生成物等因素对实验结论的干扰。

(3)要确定样品中是否含有氢氧化钙,还需要学习更多化学知识才能解决。

【答案】 (1).有CaO;(2).无色酚酞试液;(3).无气泡产生;(4).氧化钙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也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5).取②中的少许滤渣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足量稀盐酸;(6). Ca(OH)2+CO2 =CaCO3↓+H2O;(7).密封

【解析】实验探究:①取样品于烧杯中,加水溶解,用手触摸烧杯壁。,烧杯壁发热,氧化钙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该反应放出大量的热,说明含CaO;

②实验结论为:有Ca(OH)2,实验现象为:溶液变红,氢氧化钙显碱性,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故将①中液体过滤,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入无色酚酞试液,溶液变红,说明含氢氧化钙;

③实验结论为无CaCO3,取②中的少许滤渣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少量稀盐酸,碳酸钙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无碳酸钙,说明实验现象为:无气泡产生;

交流讨论:(1)氧化钙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故通过实验②不能得出样品中一定含有Ca(OH)2,也可能是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了氢氧化钙;

(2)氢氧化钙微溶于水,故滤渣中可能含有少许的氢氧化钙,滴加少量稀盐酸,稀盐酸先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故无法产生气泡,可滴加足量的稀盐酸,故改进实验③的操作内容是:取②中的少许滤渣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足量稀盐酸;

(3)氧化钙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氢氧化钙能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故生成碳酸钙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2+CO2 =CaCO3↓+H2O;

反思应用:(1)由以上分析可知,生石灰容易与空气中的水蒸气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故生石灰应密封保存。

五、计算题(30题4分,31题8分,共12分)

30、(4分)人体缺锌时,可在医生指导下通过葡萄糖酸锌(化学式为C12H22O14Zn)口服液来补锌。葡萄糖酸锌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现有两支葡萄糖酸锌口服液,其中共含葡萄糖酸锌91mg,则这两支口服液中锌的质量共_____mg。

【答案】(1). 455    (2). 13

【解析】(1)葡萄糖酸锌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12+1×22+16×14+65=455;

(2)91mg葡萄糖酸锌中含锌元素的质量为:=13g。

31、(8分)将20.0g NaOH、Ca(OH)2、NaCl组成的固体混合物溶于水配成溶液,向混合液中缓慢通入CO2气体(气体的溶解忽略不计),生成沉淀的质量与通入CO2气体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请根据题意回答问题:

已知:Na2CO3+CO2+H2O═2NaHCO3            NaHCO3+NaOH═Na2CO3+H2O

(1)经分析,A点溶液中所含溶质为               (填化学式)。

(2)在B点时,溶液里碳元素均存在于NaHCO3中,若B点后继续通入足量的CO2气体,请将图象补充完整。(3)该混合物中NaCl的质量分数为多少?(写出计算过程,计算结果精确至0.1%)

【答案】(1)NaOH、NaCl。(2)见下图。(3)35%。

【解析】(1)向NaOH、Ca(OH)2、NaCl的混合溶液缓慢通入CO2气体,A点时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恰好反应,溶液中所含溶质为:NaOH、NaCl。

(2)设与碳酸钙反应的二氧化碳的质量为x

CaCO3+CO2+H2O═Ca(HCO32

100      44

10g       x

    解得:x=4.4g

所以消耗二氧化碳的总质量为10.56g+4.4g=15g。所以若B点后继续通入足量的CO2气体,将图象补充完整如下:

。[来源:学科网]

(3)设氢氧化钙的质量为y

Ca(OH)2+CO2═CaCO3↓+H2O

  74                      100

  y                        10g

   解得:y=7.4g

由图示可知,与氢氧化钠反应转化为碳酸氢钠的二氧化碳的质量为:10.56g﹣4.4g=6.16g。

设氢氧化钠的质量为z,

2NaOH+2CO2═2NaHCO3

80         88

z         6.16g

  解得:z=5.6g

该混合物中NaCl的质量分数为:=35%。

答:该混合物中NaCl的质量分数为35%。

通过ewsedu

第四节 浮力

当堂训练

1.下列关于浮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浮力都是由水产生的  B.在不同流体中浮力的方向会不同

  C.只有固体才会受到浮力作用  D.浮力的方向与重力的方向相反

2.用弹簧测力计悬挂重10N的金属块,然后浸入水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7N,此时金属块所受浮力的大小和方向是                                           (    )

  A.7N,竖直向上    B.10N,竖直向下  C.3N,竖直向下    D.3N,竖直向上

3.有一铜块挂在弹簧测力计上,当铜块全部浸没在水中时,弹簧测力计的读数是  (    )

  A.铜块所受重力  B.铜块所受浮力  C.铜块所受重力与浮力之差  D.无法确定

4.甲、乙、丙、丁是四个体积、形状相同而材料不同的球,把它们投人水中静止后的情况如图所示,它们中所受浮力最小的是                                    (    )

  A.甲    B.乙    C.丙    D.丁

5.如图所示,悬吊的实心金属球缓慢浸没于倾斜的盛满水的大烧杯中,沉到底部,则从大烧杯溢出流入小烧杯中的水和此金属球的关系是                        (    )

  A.两者体积相等,小烧杯中水的质量较小

  B.两者体积相等,小烧杯中水的质量较大

  C.金属球受到的浮力等于小烧杯中水的重力  D.金属球受到的浮力大于小烧杯中水的重力

6.关于物体受到的浮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漂在水面的物体比沉在水底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大  B.物体排开水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越大

  C.浸没在水中的物体在水中的位置越深受到的浮力越大  D.物体的密度越大受到的浮力越小

7.如图所示,对于水中正在上升的气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气泡受到水的压强变小、浮力变小  B.气泡受到水的压强变小、浮力变大

  C.气泡受到水的压强变大、浮力变小  D.气泡受到水的压强变大、浮力变大

8.浸没于水中的乒乓球露出水蚕之前,受到的浮力                            (    )

  A.不变    B.变小  C.变大    D.先变小后变大

9.物体M悬浮在水中,水对物体M竖直向下的压力为F1,竖直向上的压力为F2,则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F1大于F2  B.F1与F2是一对平衡力  C.F1与F2的合力方向竖直向上

  D.F1与F2的合力大小等于物(本.M受到的重力大小

10.沉船打捞人员在水面下作业,他在继续下潜的过程中                      (    )

  A.所受浮力变大.压强变大  B.所受浮力变大.压强变小

  C.所受浮力不变.压强变大  D.所受浮力不变,压强不变

11.如图10—4—4所示,物体不受浮力作用的是                              (    )

12.一个边长为a的立方体铁块从图所示的实线位置(此时该立方体的下表面恰与水面齐平)下降至图中的虚线位置,则下图中能正确反映铁块所受水的浮力的大小F和铁块下表面在水中的深度h关系的图像是                      (    )

13.如图所示,将一个乒乓球放入剪成漏斗型的可乐瓶内把瓶口堵住,乒乓球半径稍大于瓶口半径,向瓶内倒水.对乒乓球受力分析正确的是  (    )

A.重力、浮力、压力B.浮力、压力、支持力

C.重力、支持力、浮力D.重力、压力、支持力

14.海水的密度大于河水的密度,当如图所示的军舰由大海驶向河流的过程中(保持质量不变),它所受到的浮力将______(填“增大”、“不变”或“减小”),军舰排开水的体积将_______(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15.将一石块浸入水中时受到的浮力是0.98N,该浮力是_______对_______的作用。若石块一半浸入水中,则石块排开的水重是_______N,排开水的体积是_______cm3

16.将质量为3kg、体积为ldm3的物体挂在弹簧测力计下,当物体浸没在酒精中时,物块受到的浮力为_______N,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为_______N。

17.小丽在课余时间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1)比较甲、乙所示情况,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比较乙、丙所示情况,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重为9.8N的木块漂浮在水面上且保持静止,木块所受浮力的大小为_____    N.浸在水中的体积为_________m3

19.如图是研究浮力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弹簧测力计下挂着同一物体.其示数依次是5N、4N、4N、3N。

    (1)比较图乙和丙得到的结论是:浸没在液体里的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与______无关。

    (2)比较图________和图_______可得到的结论是:浮力的大小与液体的密度有关。

20.一个不规则的实心物体,质量为55g,放人装满纯水的烧杯中,沉入底部,排开0.5N的水,然后向烧杯中加盐并搅拌,直到物体悬浮为止(g取10N/kg)。求:

  • 物体在纯水中所受的浮力:

(2)物体的体积;

(3)物体悬浮时盐水的密度。

通过ewsedu

力学综合计算-滑轮组计算专练

1.小雨同学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将密度为ρ,边长为a的正方体重物匀速提升,动滑轮重G0,不计绳重和滑轮与轴之间的摩擦,求:

(1)绳子自由端所受拉力的表达式?

(2)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的表达式?

2.一个边长为10cm,密度为8×103kg/m3的正方体:

如果再将此物体挂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上,且已知动滑轮重为10N,不计绳重与摩擦,则

(1)将物体提起,人施加在绳子自由端竖直向下的力为多大?

(2)若人的质量为60㎏,人拉动绳子时人对地面压力为多大?

(3)若将此物体浸没在水中,提升物体到液面时(浸没),人的拉力又该多大?

(4)若人对绳子的拉力只有20N,试求该物体对地面的压力?压强大?

3.如图所示,某人用滑轮组将重500N的货物匀速拉升0.5m,所用拉力F为300N.求:⑴在此过程中,拉力F做的功。⑵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4.某工人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提升重2000N的货物,所用拉力为600N,绳子自由端在4s内拉下4m.不考虑摩擦和绳重.

⑴求此工人做工的总功率

⑵求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⑶若用滑轮组提升3200N货物,所用拉力为多少?此时机械效率为多少?

5、小雨的体重为600N,他使用如下图所示的滑轮组提升重物。已知动滑轮重100N;当匀速提升的体积为0.02m3的重物(重物始终未出水面)时,他对地面的压强为6×103Pa,已知每只鞋底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为2×10-2m2。(不计绳重和摩擦)求:

(1)小雨对地面的压力多大?

(2)物体在水中所受的浮力多大?

(3)当物体在水中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多大?

6、小雨的体重为600N,他使用如下图所示的滑轮组提升重物。已知动滑轮重100N;当匀速提升的体积为0.02m3,底面积为2×10-2m2的重物时,他施加了240N的拉力去提升重物,已知每只鞋底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为2×10-2m2。重物对地面的压力是200N。(不计绳重和摩擦)

求:⑴重物对地面的压强;⑵此时人对地面的压强;⑶该物体的密度

7.如图所示,正方形A在水平地面上处于静止状态.已知A的边长为1dm,密度为2×103㎏/m3,动滑轮总重为2N.若使A对水平地面产生600Pa的压强,忽略摩擦和绳重,问:⑴此时作用在绳端的拉力是多大?⑵使用该滑轮组匀速提升物体A时的机械效率多大?

8.小刚同学的体重为600 N,每只鞋底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为200cm2.当他使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匀速提升水中的体积为0.01m3 密度为5×103的重物A,当物体A浸没在水中和体积浸在水中一半时,地面对人的支持力之比为10/9,当他用此滑轮组匀速提升空气中另一个重物B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60%,若不计绳重和摩擦.求:(1)物体A的重力? (2)提升重物B时人对地面的压强?

通过ewsedu

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三册unit3–语法基础巩固+能力提升专项训练

板块一  基础巩固

Ⅰ.单句语法填空

1. There is no doubt________ their team will win the final game. (用适当的词填空)

【答案】that

【解析】

【详解】考查同位语从句。句意:毫无疑问,他们队将赢得最后一场比赛。“there is no doubt that”意为“……毫无疑问”,为固定句式,that引导的是doubt的同位语从句。故填that。

2. Without exams,the students ________(lead) an easier life. (所给词的适当形式填空)

【答案】would lead

【解析】

【详解】考查虚拟语气。句意:没有考试,学生们的生活会更轻松。结合语境和“Without exams”可知,此处是与现在事实相反的假设,为含蓄条件句,主句中应用“would/could/should/might (not) do”。根据句意可知,此处是指没有考试,学生们的生活会更轻松。所以应用would lead,would表示“会”。故填would lead。

3. I don’t know the specialist ________(refer) to in the speech. (所给词的适当形式填空)

【答案】referred

【解析】

【详解】考查非谓语动词。句意:我不认识演讲中提到的那个专家。动词refer意为“提到”,表示“提到某人”应用refer to sb。refer和谓语动词之间没有连词,且refer to和逻辑主语specialist构成被动关系,且动作已完成,所以应用过去分词作后置定语。故填referred。

4. He was comforting the old man________(release) from the hole. (所给词的适当形式填空)

【答案】released

【解析】

【详解】考查过去分词。句意:他正在安慰从洞里出来的老人。分析句子可知,句中已有谓语was,故该空为非谓语动词作定语;由于逻辑主语the old man与该空为动宾关系,该空应用过去分词released表示老人被安慰。故填released。

5. The expert told us that this animal died of ________(starve).(所给词的适当形式填空)

【答案】starvation

【解析】

【详解】考查名词。句意:专家告诉我们这只动物死于饥饿。在介词of后应用名词作宾语。名词starvation意为“饥饿”,符合语境,抽象名词,不可数。故填starvation。

6. The surgeon seized the pickpocket ________the collar. (用适当的词填空)

【答案】by

【解析】

【详解】考查介词。句意:外科医生抓住扒手的衣领。根据“seized the pickpocket”和“the collar”可知,此处应用介词by表示接触身体的某一部分。故填by。

7. There will be a lecture on________(sustain) economic growth next Sunday. (所给词的适当形式填空)

【答案】sustainable

【解析】

【详解】考查形容词。句意:下周日将有一场关于可持续经济增长的讲座。修饰名词growth应用形容词作定语,形容词sustainable意为“可持续的”。故填sustainable。

8. The________(restrict) of press freedom is seen as an abuse of human rights. (所给词的适当形式填空)

【答案】restriction

【解析】

【详解】考查名词。句意:限制新闻自由被视为对人权的滥用。此处缺少名词作主语,此处表示单数概念,名词restriction符合题意。故填restriction。

9. It is wrong of you ________(skip) so many lessons. (所给词适当形式填空)

【答案】to skip

【解析】

【详解】考查不定式。句意:你逃这么多课是不对的。分析句子可知,句子考查“it is +形容词+of sb.+ to do sth.”这一句型,意为“某人做某事是…的”。其中,it作形式主语,真正的主语是to引导的不定式。故填to skip。

10. What do the workers usually do to refresh ________(they)? (所给词的适当形式填空)

【答案】themselves

【解析】

【详解】考查反身代词。句意:工人们通常做什么来恢复体力?根据句意可知,该空与主语为同一人,应用反身代词作refresh的宾语,they的反身代词为themselves。故填themselves。

11. The old man found it________(disturb) to sit next to the noisy baby. (所给词的适当形式填空)

【答案】disturbing

【解析】

【详解】考查形容词。句意:老人觉得坐在吵闹的婴儿旁边让人很烦恼。-ing形容词常修饰限定事或物,表示“令人…的”,-ed形容词常修饰限定人,表示“感到…的”。分析句子可知,句中it是形式宾语,真正的宾语是动词不定式to sit next to the noisy baby(坐在吵闹的婴儿旁边),disturb在句中作形式宾语it的补足语,用形容词,表示“坐在吵闹的婴儿旁边”这件事情“令人感到烦恼的”。综上,因使用其-ing形容词形式。故填disturbing。

12. The new magazine is very popular and it is released________(month).(所给词的适当形式填空)

【答案】monthly

【解析】

【详解】考查副词。句意:这本新杂志很受欢迎,每月发行一次。分析句子可知,该空应用副词monthly作状语,修饰动词released。故填monthly。

13. He walked slowly,trying not to disturb the children________(absorb) in their learning. (所给词的适当形式填空)

【答案】absorbed

【解析】

【详解】考查非谓语动词。句意:他走得很慢,尽量不打扰那些专心学习的孩子们 。分析句子可知,“(absorb) in their learning”作定语,修饰the children,absorb“使全神贯注”与children是被动关系,用过去分词作定语;也可以理解为be absorbed in“全神贯注于”固定短语,作定语省略be,形容词短语作后置定语,故填absorbed。

14. Another doctor had her body ________(examine) and could still find nothing wrong. (所给词的适当形式填空)

【答案】examined

【解析】

【详解】考查非谓语动词。句意:另一位医生检查了她的身体,仍然没有发现任何问题。分析句子可知,examine (检查)在句中是非谓语动词,作使役动词had后宾语her body的补足语,与其逻辑主语her body之间有被动关系,所以应用过去分词,表示“被动”。故填examined。

15. She had to correct her son’s mistakes________ (repeat) in that situation. (所给词的适当形式填空)

【答案】repeatedly

【解析】

【详解】考查副词。句意:在那种情况下,她不得不一再纠正儿子的错误。修饰动词correct应用副词作状语。副词repeatedly意为“反复地”。故填repeatedly。

16. The young woman ________(fine) by the policeman was rude and proud. (所给词的适当形式填空)

【答案】fined

【解析】

【详解】考查过去分词。句意:被警察罚款的那个年轻女人既粗鲁又傲慢。分析句子可知,句中已有谓语was,故该空为非谓语;因为该空与The young woman为动宾关系,故该空应用过去分词fined做定语。故填fined。

17. It is the new teaching building that is still under________(inspect) now. (所给词的适当形式填空)

【答案】inspection

【解析】

【分析】

【详解】考查名词。句意:现在还在检查的是那座新的教学楼。根据句意及空前介词under可知,空处应填名词inspection,作介词宾语。under inspection“在检查中”。故填inspection。

18. ________(conserve) programs cannot function without local support. (所给词的适当形式填空)

【答案】Conservation

【解析】

【分析】

【详解】考查名词。句意:如果没有当地的支持,保护计划就无法运作。 分析句子可知,此处用名词作定语,表示被修饰名词的特征、性别、用途、功能、内容等,修饰programs,conserve“保护”是动词,名词形式是conservation,故填conservation。

【点睛】

19. With time going by,the woman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________(tolerate).(所给词的适当形式填空)

【答案】tolerant

【解析】

【分析】

【详解】考查形容词。句意:随着时间流逝,这个女人变得越来越容忍。此处考察“more and more+形容词”这一固定搭配,表示“越来越…”。tolerate的形容词为tolerant,作表语。故填tolerant。

20. His will(遗嘱) arranged for the ________(dispose) of his property after his death. (所给词的适当形式填空)

【答案】disposal

【解析】

【详解】考查名词。句意:他的遗嘱安排了他死后财产的处理。“the…of”中间应用名词,名词disposal意为“处理”,在介词for后作宾语。故填disposal。

21. My mother ________(undergo) major surgery last year. (所给词的适当形式填空)

【答案】underwent

【解析】

分析】

【详解】考查动词时态。句意:我妈妈去年做了一场大手术。根据句意、时间状语last year并分析句子可知,句子应使用一般过去时。空处应填动词undergo的过去式underwent,作谓语。故填underwent。

22. Most young people here were interested in the new book________(release) last week. (所给词的适当形式填空)

【答案】released

【解析】

【详解】考查非谓语动词。句意:这里的大部分年轻人对上周发行的新书感兴趣。分析句子可知,release作定语,修饰book ,二者之间是被动关系,用过去分词作定语,故填released。

II. 语法填空。

阅读下面短文,在空白处填入1个适当的单词或括号内单词的正确形式。

Scientists often compare coral reefs to underwater rainforests, yet unlike the leafy plant base of a forest, corals are animals.The soft organs inside the hard parts of corals are naturally transparent and get___23___(they) famously brilliant color from algae(藻类)living inside them.

When corals experience stress from hot temperatures or ___24___ (pollute),they end their interdependent relationship with this algae,typically forcing them out ___25___turning white, though one recent study indicates some corals turn a bright neon color when stressed.Corals are still alive when they bleach(白化),but they’re ____26____ risk-essentially immunocompromised(免疫功能低下)-and many ___27___ (eventual) starve and die, turning a dark brown.

People first noticed coral bleaching events in the 1980s.The problem worsened in 2016, when an El Nino weather pattern, ___28___causes warmer waters in the Pacific Ocean, ___29___(mix) with an already unseasonably warm ocean and killed off a third of the corals on the Great Barrier Reef.Since then, roughly half the corals on Australia’s famous reefs ___30___(die) in following bleaching events, risking an underwater landscape 1,500 miles long.

Scientists around the world are looking for all kinds of ways to protect and maybe even revive corals.One option is ___31___ (create) more marine protected areas-essentially national parks in the ocean.Scientists say creating marine shelter, where fishing, mining,and recreating are off limits, makes the reefs ___32___ (healthy), and so much stronger.

【答案】23. their    

24. pollution    

25. and    26. at    

27. eventually    

28. which    29. mixed    

30. have died    

31. to create/creating    

32. healthier

【解析】

【分析】本文是说明文。当珊瑚遭受到高温或污染,他们结束和藻类的共生关系,迫使藻类离开,珊瑚褪变成白色。许多白化后的珊瑚最终饿死和死掉,为了使珊瑚礁更健康更强壮,科学家称创造海洋生物避难处,限制渔业、开矿和再创造。

【23题详解】

考查代词。句意:珊瑚中硬体部分中的软器官是天然透明的并且从生活在他们体内的藻类中得到著名的绚烂颜色。根据句子结构可知,此处修饰名词color,故使用形容词性物主代词形式。故填their 。

【24题详解】

考查名词。句意:当珊瑚遭受到高温或污染,他们结束和藻类的共生关系,迫使藻类离开,珊瑚褪变成白色。根据并列连词or和前面的名词 temperatures可知,此处应用名词与temperatures并列,故填其名词形式。故填pollution 。

【25题详解】

考查连词。句意:当珊瑚遭受到高温或污染,他们结束和藻类的共生关系,迫使藻类离开,珊瑚褪变成白色。连接两个并列的现在分词形式forcing和turning,且意义表顺接,应使用并列连词and。故填and。

【26题详解】

考查介词。句意:珊瑚白化时还活着,但他们处于危险中——主要是免疫功能不全——许多最终饿死和死掉,变成深棕色。固定搭配at risk,意为”处于危险中”。故填at 。

【27题详解】

考查副词。句意:珊瑚白化时还活着,但他们处于危险中——主要是免疫功能不全——许多最终饿死和死掉,变成深棕色。修饰动词starve 应使用其副词形式。故填eventualy。

【28题详解】

考查定语从句。句意:当额尔尼娜天气导致太平洋水域升温时,混合已经无季节的海洋暖化杀死了大堡礁三分之一的珊瑚。此处为非限制性定语从句,先行词为pattern,在从句中作主语,指物,故填which。

【29题详解】

考查谓语动词。句意:当额尔尼娜天气导致太平洋水域升温时,混合已经无季节的海洋暖化杀死了大堡礁三分之一的珊瑚。此处为谓语,与主语El Nino weather pattern为主谓关系。根据时间状语2016可知,此处应使用一般过去时。另外,根据并列连词and和killed也可推断出答案。故填mixed。

【30题详解】

考查动词时态。句意:自从那会起,澳大利亚著名的珊瑚礁上一半的珊瑚在接下来的白化事件中死掉。分析句子结构可知,此处缺少谓语,根据时间状语Since then可知用现在完成时,主语half the corals是复数,助动词用have。故填have died 。

【31题详解】

考查非谓语动词。句意:一种选择是创造更多的海洋保护区。此处非谓动词作表语,是对主语option的解释说明,用不定式或动名词均可。故填to create/creating 。

【32题详解】

考查形容词。句意:科学家称创造海洋生物避难处,在那里渔业、开矿和再创造都是禁止的,来让珊瑚礁更健康更强壮。根据并列连词and和其后的stronger可知,此处也应该使用比较级形式。故填helthicr 。

【点睛】

III. 将下面句子翻译成英语。

33. 很多人会支持这项新政策,这是毫无疑问的。(汉译英)

【答案】There is no doubt that dozens of people will be in favor of the new policy.

【解析】

【分析】

【详解】考查句子结构,名词性从句。分析句意可知,句子主句用一般现在时,从句用一般将来时,表示将要发生的事情。表示“这是毫无疑问的”可用固定句型there is no doubt that…表达,no doubt后用that引导同位语从句。表示“很多人会支持这项新政策”可用dozens of people will be in favor of the new policy,dozens of“很多”是固定短语,后接名词复数;in favor of“支持,赞成”是固定介词短语,在一般将来时的系动词will be之后作表语,后接名词短语the new policy“新政策”。句首字母大写,故翻译为There is no doubt that dozens of people will be in favor of the new policy.

34. 门口有一些人,他们大多数都提交了申请。(汉译英)

【答案】There are some people at the gate, most of whom have submitted their applications.

【解析】

【详解】考查定语从句、一般现在时和现在完成时。表示“门口有一些人”应用一般现在时表示现在的客观事实,表示“有”应用there be结构,主语为some people(一些人),be动词应用are。表示“在门口”应用at the gate。表示“他们大多数都提交了申请 ”应用非限制性定语从句修饰先行词people,从句表示过去发生的事情对现在产生了结果或影响,所以应用现在完成时。表示“大多数”应用most of,在定语从句中缺少of的宾语,且先行词是人,所以应用关系代词whom。表示“提交”应用动词submit。表示 “申请”应用名词application作宾语,此处是指很多人的申请,所以应用复数形式。再结合其它汉语意思,故翻译为There are some people at the gate, most of whom have submitted their applications.

35. 女孩在那里度过了艰难的时光,忍受着恶劣的工作条件。(汉译英)

【答案】The girl had a hard time there,tolerating the bad working conditions.

【解析】

【详解】考查一般过去时、动词短语和现在分词。根据“女孩在那里度过了艰难时光”可知,此处描述过去发生的事情,应用一般过去时。表示“度过艰难时光”应用动词短语have a hard time,表示“在那里 ”应用副词there。表示“忍受”可用动词tolerate,tolerate和主语girl构成主动关系,所以可用现在分词形式作伴随状语。表示“工作条件”应用working conditions,表示“恶劣的 ”可用形容词bad。再结合其它汉语意思,故翻译为The girl had a hard time there, tolerating the bad working conditions.。

36. 没有他们的帮助,我们不可能按时完成工作。(汉译英)

【答案】We wouldn’t have finished our work on time without their help.

【解析】

【详解】考查句子结构,介词用法。分析句意可知,本句为虚拟语气,虚拟过去的事情。表示条件部分“没有他们的帮助”可用介词短语without their help,在句中作状语,位置可以在句首或句尾。表示“我们不可能按时完成工作”为we wouldn’t have finished our work on time,虚拟过去应用would+have done表达,否定式为wouldn’t have done。句首字母大写,故翻译为We wouldn’t have finished our work on time without their help.

37. 那个小偷站在那里,双手被那位年轻的警察抓着。(汉译英)

【答案】The thief stood there,with his hands seized by the young policeman.

【解析】

【分析】

【详解】考查句子结构,复合宾语。分析句意可知,此处描述过去发生的事情,用一般过去时,谓语动词用过去式。表示“那个小偷站在那里”可用主谓句型the thief stood there;表示“双手被那位年轻的警察抓着”可用with加复合结构(宾语+宾补)作状语,动词“抓”seize和所修饰的名词“双手”his hands之间是被动关系,应用其过去分词seized作宾补,介词by“被,由”用于表示被动的动词之后,后接动作的执行者the young policeman。句首字母大写,故翻译为The thief stood there,with his hands seized by the young policeman.

词汇归纳

环保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环境保护

environmentally-friendly 环保的

preserve v.保护,保存污染:

Pollute= contaminate, 污染(动词)

pollutant 污染物

Pollution=contamination 污染(名词)垃圾

rubbish, garbage, trash, waste, litter 处理

dispose of, burn, bury (landfill垃圾场), 

dump倾倒,

recycle 回收plastic bags

塑料袋

drinking cans饮料罐

biodegradable packaging 可降解包装 

throwaway 可丢弃的

disposable 可丢弃的

discourage v. 不鼓励燃料

non-renewable 不可再生的

fossil fuels矿石燃料

natural gas, coal, petroleum 

limited/finite natural resources 有限的自然资源

alternative energy替代能源

replace=substitute v.取代

(wind power, hydropower水电 

solar (lunar) power太阳能

板块二   能力提升

.阅读理解

A

While we are burning hot here, it is winter in South America. The Andes Mountains are situated along the Argentina-Chile border. Once the first snow falls of early June start lo drop, skiers are ready to enjoy the nightlife of ski towns all along the border.

Caviahue

Meaning “site of gathering and celebration”, this spot draws people with its long ski season, natural beauty, and hot springs.

Season: June 15th to September 30th

Tel/Fax: (011)4314-8212/9180

Website: http://www.caviahue.com

Cerro Castor

The newest ski resort in Argentina, this winter playground is near Ushuaia—the world’s southernmost city. The stable and cold temperatures of Castor allow it to offer the longest ski seasons in South America.

Season: June 17th to October 16th

Phone: 54 290-1499301

Fax: 54 290-1430680

Website: http://www.cerrocastor com

Perito Moreno

This resort features 11 skiable kilometers divided into 9 tracks, a double 1, 000-mcter-long chairlift line that joins the 900-meter-high and the 1,350-meter-high areas, where snow is guaranteed throughout the winter.

Season: From June 15th to October 5th

Phone: 54 294-4409000

Fax: 54 294-4409000, int. 118

Website: http:// www.cerro-periiomoreno.com

Cerro Catedral

Cerro Catedral was one of the first ski resorts in Argentina. Cerro Catedral has continued to gain a reputation for itself-all the while updating its facilities. The resort has 39 lifts, which allow access to 600 hectares (公顷)of skiable surface divided into 53 well-signaled runs of various difficulties.

Season: From June 18th to October 10th

Tel/Fax: (012) 4672-2947/7672

Website: http:” www.catedralaltapatagonia.com

38. Which number should you call if you want to take a hot spring bath?

A. 54 294-4409000 B. 54 290-1499301

C. (012)4672-2947/7672 D. (011)4314-8212/9180

39. Which of the following offers the longest ski season?

A. Caviahue B. Cerro Castor

C. Perito Moreno D. Cerro Catedral

40. What’s the feature of Cerro Catedral?

A. Cultural appeal. B. Beauty and comfort.

C. Advanced equipment. D. Historical significance.

【答案】38. D    39. B    40. C

【解析】

【分析】本文为应用文。本文介绍了在南美洲冬天,位于阿根廷——智利边境的安第斯山脉,六月初的第一场雪落下后,滑雪者们就可享受边境沿线滑雪小镇的夜生活了。文章主要介绍了四个地点即Caviahue、Cerro Castor、Perito Moreno和Cerro Catedral的相关信息。

【38题详解】

细节理解题。根据Caviahue部分中的“this spot draws people with its long ski season, natural beauty, and hot springs….Tel/Fax: (011)4314-8212/9180”可知, 这个地方以其漫长的滑雪季节,自然美景和温泉吸引着人们……电话/传真:(011)4314-8212/9180。 可知,如果你想泡温泉,应该打(011)4314-8212/9180。故选D。

【39题详解】

细节理解题。根据Caviahue部分中的“Season: June 15th to September 30th ”可知滑雪季节长为6月15日至9月30日。Cerro Castor部分中的“Season: June 17th to October 16th,”可知滑雪季节为 6月17日至10月16日;Perito Moreno部分中的“Season: From June 15th to October 5th可知滑雪季节长度 6月15日至10月5日;Cerro Catedral部分中的“Season: From June 18th to October 10th ”滑雪季节:6月18日至10月10日。分析可知,Cerro Castor的滑雪季节最长,故选B。

【40题详解】

细节理解题。根据Cerro Catedral部分中的Cerro Catedral has continued to gain a reputation for itself  all the while updating its facilities. The resort has 39 lifts, ……Cerro Catedral一直以不断更新设施而闻名。度假村共有39部电梯……。可知,Cerro Catedral的特点是有先进的设备。故选C。

【点睛】新闻广告类材料是高考的热门考题。其文句简练,信息量大,句式使用简单,表达方式多样,但阅读这类题目也是有规律可循的。 此类文章主要考查学生提取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既注重特定细节的筛选、类比、综合,又注重推理判断题的考查。题目设置相对较易。答题时没有必要弄清每一句话,只要重点理解和题目有关的信息就可以了。做这类题时没有必要阅读全文。宜采用“倒序法”来处理。即先看问题,后看文章内容,略读问题和选项,带问题阅读。这样在阅读中有重点,有针对性地读,冗余无效的信息可略读甚至是不读。如第3小题,先根据题目 What’s the feature of Cerro Catedral?定位于fCerro Catedral。根据Cerro Catedral部分中的Cerro Catedral has continued to gain a reputation for itself-all the while updating its facilities. The resort has 39 lifts, ……Cerro Catedral一直以更新其设施而闻名。度假村共有39部电梯……。可知,Cerro Catedral的特点是有先进的设备。故选C。

B

As anyone who’s tried to befriend a baby knows,the very young are a tough crowd. In response to your solicitous babble(喋喋不休),a baby might lock eyes with you. Just as likely,though,she’ll stare insistently into an empty distance,spit up,or simply protest by crying loudly.

New research suggests that babies are highly selective-discriminating even-in whom they will pay attention lo. And even before their first birthdays,this research shows,babies distinguish between “people like me”and all others.

For those of us who like to think that prejudice comes with age,this may be disappointing news.But a new study,published Monday in the journal PNAS,offers a fresh perspective on babies’ remarkable ability to distinguish between”in-group”members(“people like me”)and out-group members(“others”) at such a young age.

Babies are all about learning new stuff,the new research concludes. And they won’t waste a minute paying attention to someone they think unlikely to deliver the goods.

The new research shows that,given the choice of listening to someone speaking in their native language and someone speaking another tongue, 11-month-old babies will consistently ignore the foreign speaker and pay attention to the person speaking the language that’s familiar to them. At the moment that those babies made such decisions,researchers detected a distinctive pattern in their brain activity-a pattern consistently seen in babies expecting to learn something new.

Yes,the babies were making”us”versus”them”Judgments which,research has found,become ever more generalized and powerful as we age. But they appeared to be making those selective judgments, the research found,in a bid to maximize the information they lake in,not to exclude the “other”。

41. If you keep talking to a baby,she may_______

A. be your friend B. ignore you

C. lock you in the room D. respond you with words

42. According to the passage,babies can distinguish_______

A. between bad people and good people

B. between researchers and journalist

C. between people who like them and people who dislike them

D. between people who are alike and people who are not alike

43. A baby from China is more likely to be interested in a person who speaks_______

A. Chinese B. English

C. French D. Japanese

44. The passage mainly tells us that____

A. babies are born clever

B. babies may lock eyes with you

C. babies are eager to learn new things

D. babies can make selective judgments about people

【答案】41. B    42. C    43. A    44. D

【解析】

【分析】本文是一篇说明文,介绍了研究发现婴儿对他们所关注的对象有高度的选择性辨别能力。

【41题详解】

细节理解题。根据第一段中的“In response to your solicitous babble,a baby might lock eyes with you. Just as likely,though,she’ll stare insistently into an empty distance,spit up,or simply protest by crying loudly.”可知,婴儿可能会闭上眼睛不看你以回应你的喋喋不休,她也可能会一直盯着远处,吐口水,或者只是大声哭来抗议,由此可知,如果你一直和婴儿说话,她可能会忽视你,故B项正确。

【42题详解】

细节理解题。根据第二段中的“And even before their first birthdays,this research shows,babies distinguish between “people like me”and all others.”可知,这项研究表明,甚至婴儿在一生日之前就已经区分了喜欢她的人和其他人,由此可知,婴儿可以区分喜欢他们的人和不喜欢他们的人,故C项正确。

【43题详解】

推理判断题。根据倒数第二段中的“The new research shows that,given the choice of listening to someone speaking in their native language and someone speaking another tongue, 11-month-old babies will consistently ignore the foreign speaker and pay attention to the person speaking the language that’s familiar to them. ”可知,这项新的研究表明,如果让11个月大的婴儿选择听母语和说另一种语言的人说话,他们会一直忽视说外语的人,而把注意力放在说他们熟悉的语言的人身上,由此可知,来自中国的婴儿更可能对说汉语的人感兴趣,故A项正确。

【44题详解】

主旨大意题。通读全文,特别是根据第二段中的“New research suggests that babies are highly selective-discriminating even-in whom they will pay attention lo. ”可知,本文主要介绍的是研究发现婴儿对他们所关注的对象有高度的选择性辨别能力,即:婴儿可以对人做出选择性的判断,故D项正确。

.七选五练习

How to Work From Home

As more companies across nearly every industry accommodate an increasing number of employees wishing to forego (摒弃) the morning commute and office pantry footfall, remote work has become an increasingly easy and breathlessly practical option for many who seek it.___45___.

___46___. It’s a culmination (巅峰) of what I’ve learned along the way.

Don’t sleep where you work. Whether it’s a rented office space or a den converted (转换) into a home office or a cabin in the woods for that matter, find a space away from your bedroom to work.

___47___. “Having a consistent schedule and being kind of strict about it is really useful for drawing outlines around your time so that you can keep things balanced for both work and play,” said Jacqui Cheng, editor in chief of Wirecutter, and someone who’s worked from home full time for over 12 years.

Plan against distractions.___48___You can explain to your family members or children that your work area is off limits, and they should avoid interrupting unless it’s important.

Trying to mix work and free time runs the danger of never quite powering down or shutting off.___49___. Besides, your friends and family miss out on the time you would spend with them if you worked in an office instead of at home. Make sure to enforce your boundaries.

A. Get into your groove.

B. Set boundaries if you’re working at home.

C. Here is a modest guide to becoming a successful remote employee

D. I can comfortably and productively contribute a solid day’s work from almost anywhere.

E. And it can lead to burnout and depression from feeling like you’re always on and available.

F. There are many things that contribute to becoming a successful work-from-home employee.

G. Close your work chat programs and emails and consider yourself “out for the day,” and “home now.”

【答案】45. F    46. C    47. A    48. B    49. E

【解析】

【分析】本文为说明文。介绍了如何实现高效远程办公。文章分三个层次:首先介绍远程办公是当下的一种趋势和许多人的愿望;接着介绍如何高效远程办公的方法;最后说明了处理不好工作时间和生活休闲时间的弊端。

【45题详解】

根据上文remote work has become an increasingly easy and breathlessly practical option for many who seek it.可知,当前远程办公是一种趋势和人们的希望,F项“有许多事情有助于你成为一名成功的在家办公的员工。 ”自然过渡到怎样实现高效远程办公话题,符合语境。故选F。

46题详解】

空格处位于段首,承接上文有许多方法可以提高实现高效远程办公,那么如何实现呢?水到渠成引出下面的措施。故C项“以下是成为一名成功的远程员工的适度指南”符合语境。故选C。

【47题详解】

空格处是段落主题句。由下文引用的一位远程办公的成功人士的话:Having a consistent schedule and being kind of strict about it is really useful for drawing outlines around your time so that you can keep things balanced for both work and play,(有一个一致的时间表,并严格遵守它对于规划你的时间是非常有用的,以便你可以保持工作和游戏的平衡)很有说服力地说明依照惯例制定日程安排并严格执行非常有助于合理规划时间的重要性。因此本段讲述“按照你的惯例行事”。故选A。

【48题详解】

本小节的主题是做好应对干扰的计划,故下面的叙述都是如何应对干扰的,B项的意思:“当你在家办公时,要设定好界限”和主题句意思相吻合。故选B。

【49题详解】

由前一句Trying to mix work and free time runs the danger of never quite powering down or shutting off.可知,试图将工作和空闲时间混在一起,会有一直不能完全休眠或是关机的风险,可推断接下来要说明风险具体是怎么产生的,和E句意思“总是在工作、随叫随到的感觉而导致身心俱疲和抑郁”相匹配。故选E。

通过ewsedu

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含反思)-语文园地七 共3课时 部编版

语文园地七

教学导航

教学目标

1.认识“哥、姐”等5个生字,学习表示亲属称谓的词语。(重点)

2.发现日字旁和女字旁所代表的意思,了解汉字偏旁表义的构字规律。(难点)

3.能区分形状相近的笔画,并正确书写。(重点)

4.看图写词语,能根据图意说一两句话。(难点)

5.朗读、背诵成语,了解成语蕴含的道理。(重点)

6.和大人一起分角色读读《猴子捞月亮》,感受故事的趣味。(难点)

教学准备   

教师     多媒体课件

学生     预习语文园地

教学课时    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识字加油站、我的发现) 一、谈话揭题 1.本单元的三篇课文我们都学习完了,相信你们一定有很多收获!引导学生说说自己的收获。 2.揭题: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语文园地七(板书),相信你们会有更多的收获。 二、识字加油站 1.谈话:同学们,你们怎么称呼我呀?在家里,对那些长辈们或者年龄比我们稍大的人又怎样称呼呢?谁能介绍一下自己的家人? 2.课件出示:哥哥 姐姐 弟弟 妹妹 爸爸 妈妈 伯伯 叔叔 爷爷 奶奶 (1)个人认读,同位互拼订正。 (2)汇报:指名学生读词语。(强调这些词语中的第2个字读轻声) (3)分组“开火车”认读、领读、赛读。 3.归类识字。 (1)按照辈分归类。 长辈:爷爷 奶奶 伯伯 叔叔 爸爸 妈妈 同辈:哥哥 姐姐 弟弟 妹妹 (2)按照性别归类。 女性:姐姐 妹妹 妈妈 奶奶 男性:哥哥 弟弟 爸爸 伯伯 叔叔 爷爷 (3)偏旁归类。 女字旁:姐姐 妹妹 妈妈 奶奶 4.强化生字认读:哥  姐  弟  叔  爷 5.拓展:你还知道哪些称谓? 三、我的发现 1.出示第1组生字:明、晚、昨、时。 (1)认读,并练习组词。 (2)你发现这4个汉字有什么相同点? (3)师小结:第1组“明、晚、昨、时”这些字都是“日字旁”,都和太阳(时间)有关。 2.复习导入第2组生字。 (1)出示汉字:妈、奶、姐、妹。 (2)认读,并练习组词。 (3)你发现这4个汉字有什么相同点? (4)师:“妈、奶、姐、妹”这4字都是“女字旁”,都和女性有关。它们都是形声字,左边表义右边表声。 3.拓展。 (1)你还知道哪些带有“日字旁”和“女字旁”的字? (2)说说带有“三点水”“草字头”“单人旁”的字。 四、布置作业 1.认读“识字加油站”中的词语。 2.说说带有“三点水”“草字头”“单人旁”的字。
第二课时 (字词句运用) 一、复习导入 认读生字。 二、比一比,写一写 1.引导学生读生字卡:了、才、长、山、儿、四、我、心。 2.出示第一组生字:了、才。 (1)观察两个字的第2笔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2)交流归纳。 相同:起笔都在竖中线上。 不同:“了”第2笔是“弯钩”,“才”第2笔是“竖钩”。 (3)师范写两个生字,生书空,并描红,再各练写一个。 (4)展示评议。 3.同法指导:“长——山”中“竖提”和 “竖折”,“儿——四”中“竖弯钩”和“竖弯”, “我——心”中“斜钩”和“卧钩” 。 4.引导生练字,师相机指导,并作及时有效的评价。 三、看图写词语,再说一两句话 1.师边说边出示图片:孩子们去远足。他们来到了一个山坡上,瞧,美不美呀? 2.这是什么地方?天上有什么?山上有什么?山下有什么?(强调观察顺序,要说完整的话) 3.小组讨论。 4.全班交流。师板书:山上、天上、山羊、白云、小鸟、青草、小牛(奶牛)、同学(小朋友)、开心…… 5.读词,引导生把看到的景物写在课本上的田字格里,师巡视,并做及时鼓励性的评价。 6.练说完整的话。 (1)举例练习说话:小鸟在哪里?它们在干什么?你能用一句话说说吗? (2)同位之间练习说一句完整的话。 要求:只要是从图片中观察所得的内容都可以说,避免说同样的句子。 (3)全班汇报交流。 (4)拓展延伸:谁能把刚才说的句子连起来说一小段话? 四、布置作业 1.回家后,把我们这节课说的句子说给家长听。 2.预习:和家长一起读读《猴子捞月亮》。
第三课时 (日积月累、和大人一起读) 一、日积月累 1.复习旧知。 (1)我们在第四单元的“日积月累”中,学习了两组表示珍惜时间的名言,你还记得吗?指名说。 (2)课件出示: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          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3)指名读、全班齐读,师相机讲解名言的教育意义。 2.出示新授“日积月累”部分。 (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并圈出不会读的字。 (2)组内试读,不会读的字相互帮忙。 (3)全班交流读。 (4)师讲解成语意思。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种什么,收什么。后比喻做了什么事,会得到什么样的结果。 前人栽树,后人乘凉:比喻前人为后人造福。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走一千里路,是从迈第一步开始的。比喻事情是从头做起,逐步进行的。 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意指学问、成绩等达到很高程度后继续努力,争取更大的进步。 (5)试背,全班交流背。 二、和大人一起读 1.师:下面我们一起朗读故事《猴子捞月亮》(板书题目),齐读。 2.借助拼音尝试自己读故事,要求读准字音,标出自然段。 3.同位一起读故事,注意读音。 4.教师指导细读。 (1)读第1自然段。 ①请学生读第1自然段。圈画出喜欢的词语或句子读给大家听,说说为什么喜欢。 ②男女生比赛读。 ③交流:猴子为什么要捞月亮? (2)读第2自然段。 ①学生齐读第2自然段。 ②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3)读第3、4自然段。 ①指生读第3自然段。 ②齐读第4自然段。 (4)读第5自然段。 ①自己读,猴子们是怎样捞月亮的?边读边画出来。 ②小组讨论,用自己的话说说猴子们捞月亮的过程。 (5)读第6、7自然段。 结果怎么样呢?齐读最后两个自然段。 5.说话训练,拓展思维。 (1)交流:猴子们捞到月亮了吗?为什么没捞到月亮? (2)思考:我们在生活中遇到这样的事情时,应该怎么办? (3)讨论:猴子们从树上跳下来,坐在地上累得气喘吁吁,他们会说些什么呢?发挥想象猜一猜。 (4)拓展:续说故事。 三、布置作业 1.把四组成语背给家长听,并搜集八字成语。 2.回家把《猴子捞月亮》这个故事读给爸爸妈妈听吧!
教学反思成功之处 教学设计符合学生的心理水平,所创设的情境贴近儿童的生活实际,使学生的学习情绪不断高涨,学习效率极高。 不足之处 教师的评价用语太多,应该鼓励学生自我评价、同学互评,学会评价的方法,同时也应该为学生指明今后努力的方向。 教学建议 学完“日积月累”,学生就会懂得很多做人的道理,潜移默化地进行自我教育。教学时,先读一读句子,再说说句子的意思,并鼓励学生课后搜集、背诵自己认为说得很有道理的话,比一比谁搜集、背诵得多。